北大方正人寿时隔十二年首次更换总经理,韩光临危受命能否扭转亏损局面?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图片

来源:中国保险杂志

北大方正人寿时隔十二年首次更换总经理。

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发布重大披露,核准韩光担任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

危难之际任用“平安元老”

据悉,这是北大方正人寿12年来首次更换总经理。公开资料显示,韩光出生于1968年10月,毕业于河海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自步入职场以来,他便全身心投入保险行业,从基层岗位做起,逐步晋升至管理层,积累了超过27年的丰富行业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韩光是一位“平安老将”。1996年10月,韩光加入平安寿险,历任平安寿险江苏分公司市场部职员/副经理、培训部副经理、无锡分公司经理,并在平安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任职。随后2004年,韩光调任平安寿险青岛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当时,青岛分公司面临不符合营业部考核、组织架构调整等挑战,韩光临危受命,带领青岛分公司突破困境,继续前行。

接手平安寿险青岛分公司仅仅三年,就焕发了新生。当年,青岛分公司总保费收入达到13.9亿元,位居青岛寿险市场第一位;人身险营销团队也达到4085人,领跑当地市场。同年,韩光因突出贡献被平安集团授予三级平安奖章。

随后,韩光出任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分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创新,实现了团队重构、销售理念转型,同时也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变革。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提前68天完成当年个险新业务价值目标,成为平安寿险体系内首家实现这一成绩的二级机构。数年后的2023年2月,原银保监会核准韩光任职资格,出任平安寿险副总经理。随后,2024年2月,他开始担任北大方正人寿代理负责人,并于近日正式上任。

植入“平安基因”

北大方正人寿多位高管均有深厚的平安背景,如现任副总裁胡杰、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范向军、审计长许俊华等均曾在平安寿险担任重要职务。

具体来说,胡杰曾任平安寿险天津分公司计划部经理;范向军曾任平安寿险新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平安寿险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银行保险业务部负责人;许俊华曾任平安保险集团江苏区域审计主管。由此看来,不难看出,平安集团元老们正在扮演“救火”的角色。

为何时隔十二年,突然更换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事实上,北大方正人寿的人事变动或与股权变动息息相关。据公开资料显示,北大方正人寿是海尔集团旗下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明治安田生命保险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青岛)金鹰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保险机构。

早在2020年,纽约人寿就决定与海尔“分家”,将其持有的50%股权分别转让给海尔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海尔纽约人寿更名为海尔人寿。不过,2012年,北大方正集团收购了海尔持有的海尔人寿51%的股权,海尔持股比例降至19.76%,而明治安田生命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此次股权转让后,海尔人寿的主要股东从海尔变为北大方正集团,随后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

2023年2月17日,原银保监会批准北大方正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进入破产程序。随后,2023年2月23日,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北大方正集团将其持有的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方正控股”)。

此次股权转让后,北大方正集团正式退出北大方正人寿股东行列,新方正控股成为新的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正控股的大股东为新方正(北京)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方正(北京)”),持股比例约为67%。平安人寿持有新方正(北京)100%的股份。这意味着,平安人寿相当于北大方正人寿的间接股东。因此,任命“平安元老”韩光出任北大方正人寿总经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图片

图片来源:企查查

经营困境何时能解决?

近年来,北大方正人寿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潭。2023年,公司保费收入达48.59亿元,近三年增速可圈可点,分别为27.8%、12.5%、15.9%。但令人担忧的是,2023年公司净亏损达14.29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8.36亿元亏损,不仅金额大幅增加,还创下了成立以来最大亏损纪录。2024年上半年,虽然保险业务收入达31亿元,但累计亏损5.82亿元。

图片

图片来源:北大方正人寿官网

偿付能力方面,近两年的经历可谓“红灯频闪”。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偿付能力呈现陡峭的下滑趋势,截至季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降至29.93%、59.87%。进入2023年,北大方正人寿的偿付能力问题进一步加深,从一季度开始,两项指标均出现大幅下滑,三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降至-2.85%,创历史新低。

对此,北大方正人寿试图通过增资来增强偿付能力。2023年9月,北大方正人寿实施了17亿元的增资计划,注册资本由28.8亿元增至45.8亿元。此举已初步显现成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三季度的-2.85%上升至四季度的88.0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由-2.85%上升至142.64%。

但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这两项指标虽然依然达标,但均出现小幅下滑,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至71.7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至124.72%。

此外,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北大方正人寿的综合风险评级不断被监管机构下调,并最终在2022年四季度降至D级,且至今仍维持这一评级,这无疑凸显其偿付能力仍面临巨大挑战。

放眼未来,北大方正人寿郑重制定了“三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计划到2025年实现规模双百突破——即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元、客户数量突破百万,新业务内在价值创造翻一番,力争成为业绩表现突出、专业能力强、服务品质高、团队素质优良的合资典范。

不过,北大方正人寿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更需要放下幻想,面对现实,如何扭转亏损局面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