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神巴菲特调整投资组合、中美两国均披露零售数据后,公众QDII买入零售消费领域股票的热情已从美股市场席卷至港股市场。
随着巴菲特减持银行股、增持化妆品等消费龙头,美港股公募QDII的重仓股开始出现异常走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以零售消费为中心的美国消费赛道已连续多日强势反弹。被视为公募基金冷卖重仓股的星巴克4个交易日大涨26%,雅诗兰黛则创下8个月来最大周涨幅。美国消费龙头的强劲表现甚至带动港股标杆公司两个交易日大涨20%,市场逐渐从低端消费赛道向高端消费领域蔓延。
QDII基金持仓激增
8月16日,受美股标杆公司股价上涨影响,港股主题基金重仓的KEEP再次大涨逾11%,周四、周五累计股价涨幅接近20%。KEEP是一家定位C端的移动运动科技公司,业务还涵盖服饰、手环等健身产品等大量消费品。KEEP上涨前一天,美股消费赛道突然大涨,带动KEEP的美股标杆公司收盘上涨约11.46%。
消费不振让港股上市公司KEEP和美股上市公司面临基金大规模抛售的压力。前者2023年夏天在港股IPO后,一年内股价下跌90%。KEEP此前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前其美股上市的对标公司持续下跌。自2021年以来,三年多时间里公司累计下跌逾97%,让这家美股上市的消费运动科技公司市值仅剩1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仅92亿港元。不足百亿港元的困境,严重压制了Keep在港股的表现,迫使不少跟踪KEEP的基金经理选择暂时撤离。
巴菲特最新披露的投资组合调整信息显示,这位全球巨星买入新兴消费品也将大大增强基金经理对消费领域持仓的信心。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二季度增持了69万股Ulta 股票。Ulta 目前市值为174亿美元。该公司是美国最知名的集化妆品、香水、护肤品为一体的连锁美妆零售商。Ulta成立于1990年1月。该公司化妆品部门占净销售额的比例最大,为41%,其次是护肤品和护发产品,各占19%,香水和香精占业务收入的15%。
或许是投资策略上的“口红效应”,刚刚减持银行股的巴菲特首次布局化妆品赛道,也显著提振了雅诗兰黛的业绩。此前被公募QDII基金经理大幅减持的雅诗兰黛有望再次吸引基金经理的回归,公司股价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上涨逾10%。
消费回暖还体现在工银全球精选和华宝基金的重仓股上。前者重仓的零售巨头沃尔玛明显响应美国消费回暖信号,周五早盘收盘大涨约7%,创下新的市值纪录。后者重仓的星巴克股价四个交易日涨幅达26.36%,这也意味着星巴克也极有可能创下近两年来新的周股价涨幅纪录。华宝旗下相关QDII基金虽然仅持有星巴克2.3%,但短线26%的涨幅已助力相关QDII净值单周上涨4%。
基金经理或将重新评估高端消费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美股消费板块的强势表现,不仅仅是平价消费的走强,高端消费板块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
在美股市场重仓高端户外运动服饰的易方达基金经理王元春认为,高端消费品最大的风险或许是“幻灭”。幻灭的来源可能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企业过度追求业绩,导致稀缺性丧失,从而削弱品牌价值,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是品牌失去自身的独特性。高端消费品牌通常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比如有的品牌更适合纯情少女,有的品牌更适合优雅淑女,这种无法完全描述的品牌个性构成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三是时代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会逐渐从追求外在装潢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从而减少对高端品牌的消费。前两种情况是品牌能够掌控的,而第三种情况虽然和时代更相关,但往往只影响高端品牌的入门级消费者。
此外,关于高端消费赛道的布局策略,东海基金杨恒也认为,从此前披露的业绩来看,超高端消费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同时随着国货品牌的崛起,低线城市消费者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杨恒认为,消费板块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中长线配置价值,但市场的回暖需要依靠数据支撑和市场预期的逐步改善。具体方向方面,他看好白酒、纺织服装制造、跨境电商、百货等行业。
增量资金补足消费赛道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板块的突然变动,一方面可能体现出公募基金的换仓需求;另一方面,刚刚发布的中国消费数据也明显支撑了该板块的表现。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相关人士指出,社会零售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商品消费走势,其中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是当前消费市场最为活跃的消费领域。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明显高于同期社会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显示出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重要地位。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不仅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
大摩基金相关人员也强调,近期设备更新换代、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刚刚出台,未来需持续跟踪。未来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可能是财政政策能否再度强化,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强化的必要性明显增加。此外,7月高层会议表达了积极态度,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在具体措施上,强调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双管齐下,会议定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指出“一批增量政策措施要提早储备、适时推出”。在产业方面,最新提出要防止“内卷化”恶性竞争,理顺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资本市场方面,提振投资者信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会议内容基本明确了下半年政策加码的基调。
中欧基金认为,中国市场的表现较国际市场波动性较小,体现出较好的避险防御特性。由于日元套利交易者很少投资国内或香港股市,因此海外市场的短期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实际影响不大。国际投资者投资国内市场的决定取决于市场基本面的变化。在房地产和地缘政治关系等问题实质缓解后,预计外资将回流国内股市。在此之前,决定A股相对表现的力量将更多来自估值的均值回归。如果均值回归是趋势型的,可能会带动资金的滞后流入。
上述基金公司人员认为,全球资本市场短期主线或将沿着估值均值修复的脉络演进。这也意味着国内市场将出现相对的表现机会。均值回归思路下,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线索主要包括超跌、低估板块,尤其是受益后续政策刺激稳增长的房地产等核心行业;其次是内需板块超跌后的反弹机会。随着财报的逐步披露,符合新“国九条”指导思想的优质新产能主线、高ROE公司以及具有ROE提升空间的行业有望得到市场的进一步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