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特朗普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并根据所谓的调查结果对大量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今年5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启动法律审查程序,这意味着美国开始对是否继续四年前的对华关税政策做出最后考虑。从拜登最新表态“正在决定”来看,美国还没有拿定主意,也就是说美国在这件事情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如今,美国分成两大阵营:一派支持取消对华附加关税,代表为美国财长耶伦;另一派支持保留对华附加关税,代表为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在“取消派”看来,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对中国加征大量关税,不仅未能推动制造业回流,反而导致美国大量就业岗位流失,还加剧了通胀问题,最终还是美国民众买单,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耶伦直言,降低对华关税有助于解决当前严重的通胀问题,而美国需要调整关税配置,确保关税政策更具战略意义。主要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辛格此前也曾批评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他直言,自己实在看不出对中国生产的自行车和服装加征关税有什么战略意义。
因此,美国支持取消对华关税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放松对华关税可以缓解当前的通胀危机;第二,此前的对华关税政策不合理,需要调整。
在“后防派”看来,美国通胀高企的原因十分复杂,无法通过简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得到解决。戴秉国曾表示,加征关税是美国对华施压的重要工具,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将降低美国对华影响力。
因此,美国支持保留对华加征关税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并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通胀问题;第二,加征关税是美国打压中国的重要工具,不应轻易丢弃。
其实,归根结底,美国之所以考虑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并非出于良心转变,而是因为美国必须竭尽全力控制通胀。但由于美国一直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取消对华关税就意味着示弱,拜登会被共和党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所以美国内部的分裂才会如此严重。
从客观上看,美国通胀高企的确不仅仅是对华加征关税造成的,还与美元汇率松动、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短缺、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诸多原因息息相关。对拜登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通胀,那么在年底的中期选举中,民主党极有可能失去国会控制权,拜登将成为“跛脚鸭总统”。因此,拜登必须从上述“原因”入手,重新赢得民心,与共和党争夺国会控制权。
从美国目前的表现来看,疫情短期内难以结束,其带来的供应链短缺问题还会持续。在俄乌问题上,美国近日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军援,表明美国仍有继续冲突的打算。如此看来,只有取消对华关税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拜登当下最容易做出的选择。有消息称,美国取消对华关税可以降低通胀率约1.2个百分点,最重要的是将增加市场信心。
其实,拜登如果想避免被攻击对华软弱,找借口很容易,只需说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糟糕透顶,必须做出调整即可。这样,原本属于中美博弈的话题一下子就变成了“驴象之争”,责任就落到了特朗普的头上。
但即便是最现实、最快捷的选择,拜登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取消对华关税去年就已喊停,今年还在“决断”。可以说,在这方面,特朗普相对胆子更大一些。这在俄乌问题上其实已经体现出来了。美国忙着给乌克兰提供军援,拜登政府则忙着乞求主要石油出口国增产。一个是把全球通胀危机推向更高的高潮,一个是抑制全球通胀。如果是特朗普,估计早就开始炮轰国会了。
因此不难判断,拜登政府最终大概率会取消对华关税,但不会全部取消,而是有选择性地取消。拜登的风格是不与多数人为敌,所以结果一定是妥协。这次拜登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很有可能会取消部分消费品的关税,比如辛格提到的服装等,但对于大宗工业品,比如钢铁、铝等,拜登可能会选择保留此前加征的关税。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美国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然后取消了加征关税,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危机,美国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还是不要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
除了解决通胀危机,拜登政府至今尚未明确宣布是否取消对华加征关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如泰奇所说,拜登是在用加征关税作为筹码,迫使中国做出一些妥协。如果美国真的这么想,那难免是自找麻烦。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我们就已经开始调整外贸战略,现在美国已经沦为中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国。另外,如果美国释放恶意,将进一步打击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美国经济问题将更加严重。
所以不管美国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可以坐等暴风雨的到来。我们欢迎美国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如果美国还想继续保留对华加征的关税,就必须做好付出惨重代价的准备。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无论美国取消关税与否,其实它都已经输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