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汤伟
近日,雅高集团、万豪国际、洲际酒店集团等酒店集团相继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务业绩报告,收入稳步增长展现出国际市场复苏的积极图景,但不可忽视的是,大中华区遭遇了酒店收入(每间可用客房平均收入)下滑的挑战。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接近尾声,酒店入住率并未如预期回升。据相关报道,7月酒店业平均入住率同比下降约15%,酒店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当前国内市场客房供给增速已经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据悉,截至今年6月,全国新开业酒店客房数较年初增加了2万间。
另一方面,出境游的恢复导致部分游客转向东南亚、日本等海外目的地,因此国内酒店并未从中受益,这也是国际酒店品牌大中华区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热门旅游胜地酒店价格下跌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接待游客27.25亿人次,同比增长14.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旅游旺季,五线城市、县级旅游目的地热度飙升,增速超越一线、新一线城市,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不过,在整体旅游市场向好的同时,也有“不正常”现象值得关注。景区人满为患,酒店入住率却不升反降。《2024暑期国内旅游市场趋势报告》分析,暑期出游以家庭出游为主,尤其是四口之家和祖孙三代成为主力。在出行方式上,他们更青睐“房车旅行”这种性价比高的出行方式。虽然游客数量有所增加,但人均消费能力下降,酒店、民宿供给量快速增长导致整体入住率低于预期。
面对此种情况,多数酒店选择调价吸引游客。以三亚为代表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暑期理应迎来客流高峰、涨价,但酒店却出现集体降价。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与2023年相比,今年暑期三亚酒店平均房价下降约20%,其中五星级酒店价格下降幅度高达25%。早在今年618,三亚多家酒店就推出“暑期不涨价”活动,其中不乏君悦、费尔蒙等奢华酒店。一向受亲子游青睐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今年暑期在OTA上基础房型价格仅为2000元,较去年同期的3000元/晚有所下降。
三亚一家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酒店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旺季和淡季,4月至6月淡季入住率仅有30%,而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旺季持续两周,入住率达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国内过夜旅游接待量同比略有下降,价格调整策略并未如预期那么显著。
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而爆红的新疆,在旅游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今年上半年,新疆接待游客1.2亿人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也体现在酒店市场。目前,新疆中高端酒店增速明显加快,未来丽思卡尔顿、万豪、洲际、英迪格、康莱德等高端品牌将陆续入驻,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接待能力。
面对游客数量的激增,新疆酒店市场趋于理性,高端酒店、民宿供不应求,价格坚挺;而普通酒店、民宿则面临价格竞争压力,有的甚至陷入价格战。
酒店客房价格持续上涨不符合市场常态,经过一年的沉淀,市场供需趋于平衡,游客选择住宿设施也更加理性。
商务旅行需求是否正在逐步恢复?
商旅需求将在暑假后回归。尽管2023年宏观经济影响略显疲弱,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恢复,商旅需求复苏迹象愈发明显。携程商旅发布的《2023-2024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超过60%的公司表示将在2024年增加差旅预算,这预示着全球商旅支出将出现强劲反弹,预计将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
记者了解到,当前商务旅行形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仍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线上办公的普及、远程会议的便捷性影响了商务旅行频次,给传统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受到波动影响,例如在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商旅占酒店收入近六成,随着大型会议、海外商旅大幅减少,酒店不得不降低房价、销售酒店产品套餐等。
对于中长途目的地,它们不再是大型企业的首选,他们更倾向于短途旅行以减少预算。作为主推“商务+休闲”的酒店,促使其在下半年转型,以亲子游和婚礼活动为重点,推出冬令营、订婚宴等相关产品,利用产品差异化吸引客源。
暑期旺季即将结束,家庭度假未达预期,商旅市场复苏仍需时日,对酒店经营者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