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改革将有大动作,对中国城市格局影响深远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税改革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将对中国城市面貌产生深远影响。

我先表述一下我的观点:人口众多、消费中心的城市将受益匪浅。

那么,消费税到底怎么改革呢?简单来说,就是中央给地方“分钱”,把中央独享的“消费税”一部分转移到地方。

近日,财政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深化消费税改革,拓展地方税源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据介绍,财政部将推动消费税征管后移并稳步向地方转移,综合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项分步稳步实施,拓展地方财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向后”和“下划线”。

我们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目前,我国消费税共有15个税种(不含分项),包括烟、酒、成品油、汽车等。消费税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并称为我国四大税种。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消费税由487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6万亿元,近年来消费税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左右。

图片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什么叫“回移”?目前,我国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也就是工厂所在地征收。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回移,意味着未来税收有望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转移,以促进消费环境改善,刺激消费,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什么叫“向下转移”?众所周知,四大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是中央与地方分担,而消费税是唯一一个中央独享、不与地方分担的税种。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转移至地方后,将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权,扩大地方税源,缓解财政压力。

图片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众所周知,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出让收入不断下降。统计显示,2024年1-6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18.3%。

土地财政大幅下降,此时将消费税转移至地方政府,犹如雪中送炭。

总体来看,消费税向地方转移、延期征收,不仅能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还能引导地方政府更加注重服务群众、提升消费体验,更好实现“消费拉动经济”。

对于当地发展,除了关注生产,还要关注人口,贯彻以人民为本的发展理念。

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匹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这表明消费增速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消费税改革将惠及哪些省市?

一是随着征收环节后移,消费税收入将更加向人口大、消费高的省份倾斜,如广东、山东、河南、浙江、四川等省。

这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等消费城市来说也是一大福音,因为这些城市的消费文化底蕴深厚,带货能力强。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五座城市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五座城市有望获得更大效益。

图片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对于烟草、酒类、汽车、原油等产品产量较高,而且人口、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省份来说,新的变化就会到来,因为消费税的转移意味着更多的税收收入会留在消费地,而不是生产地。

过去地方政府的重点是刺激生产、吸引投资,本质上还是以to B思维为主。但随着消费税改革,地方政府的重点有望从to B转向to C,只有修好路、改善市容、引入更多优质企业、提供好公共服务,才能吸引更多消费。

具体来说,随着消费税更多转移到消费端,地方政府将有更多的动力去改善城市环境、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因为只有做好这两件事,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消费。

这一变化将对中国城市发展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