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油气产业新需求,外资展商积极寻求合作机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距进博会开幕不到100天,近日在天津举办的“进博会走进海油”活动吸引了来自进博会技术装备和服务贸易展区的20多家参展商。中国在油气产业提质增效、能源供给方式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稳步推进,为参展商拓展中国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泰纳瑞斯是全球知名的金属软管和柔性管件制造商,去年该公司首次以展商身份参加进博会。泰纳瑞斯全球服务远东有限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刘景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即将举行的第七届进博会上,该公司展位面积将从去年的60平方米扩大到今年的150平方米。

“这一变化不仅代表了我们对进博会的坚定承诺,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深厚信心和积极投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和计划,向大家展示泰纳瑞斯最新的石油套管和油管特殊螺纹产品和技术,以及泰纳瑞斯在全球的减碳目标和行动。”刘景华说。

今年也是美利肯公司连续第二年参展进博会,公司计划通过核心业务展区展示旗下三大业务板块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一些首次亮相的新产品,并举办多项活动,包括发布2024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个人防护装备行业观察白皮书等。

美利肯亚太区对外沟通及市场总监尹道林表示,中国不断提升的行业标准和安全要求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不仅激发了美利肯对创新和定制解决方案的热情,也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将这些解决方案带入中国市场的决心,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和国家电力行业等关键领域。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是进博会的“老朋友”。当被问及为何连续四年参展时,住友电气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光通信产品部经理高桥达彦表示,作为外资企业,参加进博会可以快速了解产品发展趋势、潜在竞争对手和友好企业的发展动向,直接感受到市场需求,亲身体验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进博会就像一座桥梁,不仅是展示产品和技术的平台,更是促进国际合作的桥梁。”

高桥达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住友电工将首次展示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及其配电设备。这一决定也是基于过去对中国市场的长期观察。作为一家在海底电缆领域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企业,住友电工希望在未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满足海上风电、国际电网连接等新需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油气装备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油气装备行业发展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应用场景驱动油气装备向深海特殊井演进。二是经济效益驱动常规油气装备标准化。三是生态理念推动油气装备向绿色化转变。四是数字化技术助力油气装备向智能化升级。

不少参展企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所以坚定看好中国油气行业市场潜力,一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不断挖掘油气增储上产潜力、提升自主供应能力;二是因为油气工业升级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客观需求;三是虽然一些高端装备国产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特别是在深海钻井、非常规油气开发等前沿领域,为国外采购、深化合作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加快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一体化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通过油气勘探开发自用替代,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累计清洁替代增加天然气商品供应量约45亿立方米。大力推动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断促进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

瞄准中国油气产业新需求,外资展商积极寻求合作机遇插图

目前,中国油气企业的发展重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油气开发业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此背景下,“油气+新能源”模式也逐渐延伸至外资合作领域。

某国际能源巨头驻华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从集团提出明确的业务转型目标以来,从传统油气向新能源的转型势不可挡,而风电是重要载体。目前该公司已与国内多家国企接洽,争取风电项目开发的合作机会。

“从几轮接触中,我们看到看好海峰的投资者很多,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在海上油气田开采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为海峰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与国内几家国企在其他海外项目上都有过合作经验和机会,这次可以深化合作。同时,很多地方对吸引外资也有量化的指标要求。因此,我们认为,不控股的情况下参与开发一些中国风电项目,对各方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上述高管说。

该负责人还表示,对于其参股的中国风电投资项目,只需要保证基本的投资回报,并不追求过高的经济回报,“我们还是希望在项目开发上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业务做好准备。”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