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A股IPO重启受理,北交所受理速度明显加快,颇受中小企业青睐。
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8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对今年在审公司IPO进行了问询74家,6月21日至28日8天时间里,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受理28家公司的上市申请。
继6月下旬沪深两市各受理1家新股申购后,截至7月底,申购数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显然,相较于沪深两市,北交所近期受理新股申购企业数量较多,通过率也较高。
“北交所已成为IPO‘热土’,优质扩容还在继续,北交所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秋锁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北交所IPO对企业吸引力有多大?未来北交所新股发行速度是否会进一步加快?
北交所IPO到底有何吸引力?
据“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IPO审核信息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2024年共有32家新企业申报,其中,北交所30家,上交所科创板1家,深交所主板1家。
财新证券宏观策略研究组负责人黄宏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北交所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沪深两地IPO标准的收紧,在IPO“优中选优”的思路下,一些优势不那么明显的公司选择在竞争压力较小的北交所上市;其次,北交所辅导的平均时长相对较低,上市节奏较快,更容易受到希望尽快上市的企业青睐;第三,北交所的业务机会和利润空间吸引更多券商加强在北交所的业务布局,不少券商已经开始把北交所业务作为投行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重点突破方向。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整理的北交所官网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交所共受理了30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尤其是6月份,受理企业多达28家,可见北交所是拟上市企业的主流选择之一。
在监管部门准入控制严格的情况下,北交所的通过率也高于沪深交易所。从审核情况看,《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北交所赴审核的11家公司全部通过审核,通过率为100%,通过率高于沪深交易所。
李秋锁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主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创板的科技属性评价标准也进一步完善。相较于沪深交易所其他板块,北交所整体上市标准较低,同时北交所上市审核周期较短,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北交所IPO。
从政策层面,黄宏伟分析称,4月17日,北交所向证券公司发布了《关于优化直连机制有关安排事项的通知》。北交所对直连机制的优化安排,缩短了直连上市时间,扩大了行业覆盖面,预计直连机制将成为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主流方式之一。
北京证券交易所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方式不同
相较于沪深股市,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截至8月7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仅有249家,远低于上交所的2269家和深交所的2849家,未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增量发展空间较大。
从排队上市企业终止数据来看,沪深交易所排队上市企业数量远超北交所。据沪深北交所数据,截至今年8月7日,北交所排队上市企业数量已达57家,而沪深交易所排队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129家和157家。此外,部分上市公司IPO也开始从沪深交易所“转投”北交所。
黄宏伟认为,部分企业计划从上交所、深交所转投北交所,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分化在加速。另外,如果已经上市的、不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开始主动转投更符合自己定位的其他上市板块,也表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在进一步成熟。
全额注册制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主板市场主要服务大型成熟企业;科创板凸显“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战场,各板块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段锐是一家中部地区私募基金的合伙人。他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多层次证券交易所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上海、深圳、北京各细分市场的定位也逐渐清晰。其中,北京证券交易所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众多优质公司也开始聚集北交所。从6月底北交所新接纳的28家公司来看,接纳标的质量普遍不错。从营收指标来看,昆仑联通以21.34亿元营收规模位居第一,建元股份、宏源股份营收也都在10亿元以上,志高机械、能之光、优力智等6家公司营收规模在5亿元-10亿元之间;从利润指标来看,锦华新材、德信科技、志高机械、昆仑联通2023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1亿元。
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达249家,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90%,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占比达52%。这凸显了北交所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支持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定位。
“主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都提高了,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属性的要求也提高了,北交所的上市标准相对低一些,对拟上市企业来说金融普惠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吸引力更大。”李秋锁称,北交所企业上市所需时间更短、上市流程更快、效率更高,这也是对一些拟上市企业有吸引力的原因。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5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