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评估体系标准,以最新标准为基础,以公司2023年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3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估。
此篇文章是关于“周大福”的。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王晓晓
半年关门180家门店,深圳工厂传出裁员传闻
黄金价格一路走高,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已由年初的480元/克上涨至570元/克,部分零售商纯金首饰价格甚至突破700元/克。
在如此“火爆”的金价市场中,7月23日,黄金珠宝行业领军企业周大福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零售额同比下降20%。同店销售额方面,黄金珠宝下降27.9%,珠宝镶嵌品及铂金K金首饰下降31.7%。此外,2024年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门店减少180家。
在销售数据不佳的同时,周大福在七夕节前夕发布的广告海报引发了网友对品牌与代言人是否相配的热议。随后,周大福删除了相关促销信息。
今年5月底,周大福深圳工厂停工停产引发热议。尽管周大福称此举是为了提高集团运营效率,将深圳部分生产部门搬迁至广东顺德工厂,调整不会对集团业务造成影响,但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员工称此次工厂关闭是“搬迁式裁员”。
截至2024财年末,周大福员工总数将达到2.8万人,较去年减少700人。不过,本财年整体员工流失率为22%,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公司员工9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年龄结构上,主力军为30-50岁,该年龄段员工占比75%;30岁以下员工占比约21.5%。职能上,零售点员工占比近60%。
为了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周大福在报告中提到,已打造了包容多元的工作文化、培训、员工敬业度调查、福利支持等,但公司尚未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也缺乏足够的量化披露来衡量这些举措的有效性。
对于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周大福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表示,集团各业务板块均设立安全健康团队,负责监督管理相关事项,设定年度事故率、工伤率及投诉率目标,并根据生产基地、办公室及零售网点不同工作性质制定安全管理行动计划。2024财年,集团共报告69起工伤案例。
公司2.8万名员工中,近20%为生产员工,在黄金珠宝加工过程中,在珠宝镶嵌、黄金及制模等工序中,存在噪音、粉尘、甲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周大福需进一步披露其安全责任领导归属、职业健康培训、应急准备及响应机制、危险岗位员工年度职业健康体检总体情况等信息。
环境足迹管理“百年目标”提前实现,但环境指标统计仍存在明显局限性
周大福宣布,将在2029财年,即公司成立100周年之际,将集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水消耗量和废物排放强度较基准年2019年降低至少15%。
周大福在环境足迹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2024财年,与基准年相比,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34%,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2%,用水强度降低44%,废弃物强度降低60%,已设定的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周大福的环保工作已经“完美无缺”。事实上,公司的环境足迹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公司的环境足迹目标相对保守;另一方面,公司的环境指标统计仍然有限。例如,所有数据统计仅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缺少台湾和海外市场;在运营属性上,仅覆盖集团办事处、生产基地和直营店,并未考虑大量加盟店的环境影响。此外,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仅覆盖自身运营,缺少对范围3价值链中排放的考虑。
2024财年,周大福计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6.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绝对排放量较2023年增长7.8%。从排放源来看,95%为范围2排放,4%为范围1排放。从排放结构来看,零售店位居第一,占比54.1%,其次是生产基地,占比34.3%;办公室占比11.6%。
在减碳行动方面,周大福主要通过技术效能提升及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在技术效能提升方面,周大福对生产基地及深圳总部办公室的空调系统、空压机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节约用电超过210万度。在能源使用转型方面,生产基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取暖及户外照明,减少用电量超过65万度。
然而,面对占排放量一半以上的1000多家零售门店,减少碳排放并非易事。周大福的零售门店遍布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建筑,不同地区的能源供应情况各不相同,管理和协调减排措施更加复杂。此外,大多数门店都是以租赁方式经营,很难进行改造或安装新的节能设备。
产品碳足迹管理也是MSCI在周大福所在行业的重点评估议题。2022年,周大福依据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标准,对某款黄金项链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并荣获全国首张黄金珠宝产品碳标签证书。
这是公司探索单品碳核算、拓展更多产品线、逐步建立覆盖全业务产品的全面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一个良好开端。不过,在今年的报告中,公司并未提及是否有计划从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运营等环节开展全面的碳足迹管理。
供应商ESG审核已开展,但目前审核速度跟不上供应商规模
随着许多地方的ESG监管愈发严格,识别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例如劳工问题、环境破坏和商业贿赂,对于企业管理供应链ESG风险、避免负面声誉、诉讼成本和避免供应链中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截至2024财年,周大福共有4769家供应商,其中近70%来自中国大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目前82%的采购量来自前五大供应商,而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70%。
面对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周大福表示,公司每年都会选取部分供应商进行第三方审计、实地走访或数据审核,以识别可持续发展风险。在第三方审计公司的协助下,周大福已选取了16家中国大陆地区重点供应商进行ESG调查评估。
2024财年,周大福完成了对两家供应商的评估,并纠正了现有的环境和健康问题。该公司还计划在2025财年完成对其余14家供应商的评估。不过,该公司在报告中并未提及供应商ESG评估的具体内容和审核标准。
除了“抓重点”,公司仍需扩大审核范围,但目前的审核速度难以匹配4000多家供应商的规模。届时,如何更快速有效地对剩余供应商进行ESG评估,是否需要根据采购金额、采购替代性等划分供应商ESG风险等级,以达到不同实力供应商的ESG审核范围和频率,并利用数字化工具等新平台更全面地管控供应商的ESG表现,都是周大福在供应链ESG管理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周大福95%以上的营业额来自黄金珠宝产品、珠宝镶嵌品、铂金K金首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直接采购大量钻石原材料、宝石以及黄金、铂金等贵金属。面对国际上备受争议的“3T1G”采购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冲突矿产,公司需要加强对相关原材料供应商的尽职调查,以应对“冲突矿产”监管和反洗钱风险。报告称,周大福已对2024财年85家活跃的钻石供应商进行了尽职调查,未发现重大高风险供应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