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炬
医改的深入推进、高值耗材集采的常态化、医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加之智慧医疗、物流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有效链接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医疗机构的SPD(医药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中游”,SPD模式对应(供应)、(管理)、(分销)等多个环节,在缓解医药内部运营痛点、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医药及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资本市场上对应的SPD概念板块也受到基金的高度关注。
但随着医用耗材集采、网上挂牌等政策的推进,医药及医用耗材产品价格更加透明,以产品代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SPD公司增长空间或将受限。笔者建议重点关注拥有强大资源和网络渠道优势的综合医疗分销巨头。同时,由于行业治理的规范化、数据安全、服务精细化、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升,SPD软件龙头及全链路医疗供应链服务商未来或将获得更大的增量空间。
医药及医疗器械分销行业的变革机遇
综合医疗分销巨头或继续领先
近年来,随着两票制、集中采购政策的推行,医药流通中间环节减少,流通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随着医药整顿不断深入,药品及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有望迎来重大创新。
SPD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医院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性。医院有望通过SPD等院内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药品、医疗器械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SPD项目可实现流通全程追溯,提升药品、医疗器械流通过程的透明度。头部综合医疗流通企业凭借规模、渠道、资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突出优势,未来有望进一步保持领先优势。
其中,某央企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保健品分销商和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也是智慧医疗领域的先行者,深耕智慧医疗领域多年,目前占据全医疗器械商业企业主导的智慧医疗市场约40%的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批零一体化战略,扩大和深化基层网络覆盖,提升服务价值,既为医院和基层医疗提供服务,也为家庭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创造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构建智慧医疗服务生态。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5.7亿元,同比增长8.05%;归母净利润90.54亿元,同比增长6.19%。2024年一季度保持稳健增长,营收121.22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11%。
相较于其他医药生物子行业,医药分销板块长期被低估。目前上述国有医药分销巨头的市盈率(PE-TTM)在6倍左右,股息率较高,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达4.6%。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稳定的业绩和充裕的自由现金流有助于维持较高的股息率。
SPD市场渗透率或将提高
软件“小巨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已有1800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器械SPD项目,按照公立医院的市场存量推算,目前全国公立医院医疗器械SPD项目渗透率约为15%。
未来,医疗器械SPD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医疗器械集采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格局将重新塑造,那些专注于开发SPD软件和硬件的企业,同时也是为医院管理药品和医用耗材制造智能设备的“小巨头”,或将面临新的市场机遇。
典型案例是一家智慧医疗领域的“小巨人”公司,在SPD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注于医用耗材智能管理,主要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用耗材智能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部分产品基于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等技术与机器人药品分发系统相结合,实现药品及耗材的全自动抓取、分发。
其产品主要包括医疗用品智能管理设备及软件信息平台,涵盖自动化药房、自动化病房、自动化物流三大板块。2022年公司收入增长141%,2023年受医疗专项行动影响,公司收入短期内出现下滑,长期来看,由于公司业务行业渗透率较低,且改善前景广阔,凭借行业主导地位,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水平。
同时,考虑到自动化药房业务与自动化物流业务具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人工智能等新机会也有望加速该业务的发展。公司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构建的人机交互平台,推动产品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在人工智能加速深度赋能行业的背景下,公司积极推动智慧医疗向更大场景的覆盖,有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SPD 服务正在崛起
有望成为领先全链路医疗供应链服务商
近年来,受益于医疗健康需求增长及政策推动,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平台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9600亿元,同期我国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平台行业市场规模为672亿元,2015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5%,预计2026年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平台行业规模将达到1363亿元。
在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疗机构降本增效的动力更强,有利于医疗器械供应服务商SPD业务的拓展。预计到2023年底,我国开展医疗器械SPD项目的医疗机构将超过1200家。SPD项目的快速发展也将给医疗器械供应服务平台行业带来新的规模增长机会。
例如,某民营医药分销领域领军企业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传统医药分销业务向数字化、平台化、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并结合上下游客户需求推行“医药分销+物流配送+产品推广”的综合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达1501.4亿元,同比增长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19.6亿元,同比增长13.06%。2024年一季度业绩因上年基数较高,同比有所下滑,其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为404.72亿元及5.3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5%及4.19%。
但基于公司较为完善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和全渠道全场景数字化营销平台,公司的总代理CSO业务及创新的加盟品牌战略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动力。另外,公司REITs项目即将发行,有望有效改变公司的资产结构和业务模式,为后续扩张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相较之下,另一家于2023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的医疗器械供应链龙头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分销及直销业务,并在业务过程中提供仓储物流配送、分销渠道管理、分销过程信息管理、医院SPD运营管理等专业服务。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通过SPD模式优化医疗供应链,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仓储物流网络、专业精准的配送服务能力,构建“SPD平台数据+智能硬件”的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医院SPD项目。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智慧医疗服务市场,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市场竞争力。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83亿元,同比增长17.66%;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3.19%。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82%。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供应链主业,利用数字技术的赋能,推动供应链平台业务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浦发概念涉及医药、物流、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若政策导向和监管措施发生变化,这些行业也将受到影响。同时,如果新兴业务拓展受阻或进展不佳,或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也可能影响个股的表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