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知的发布,保险业进入“2”时代。
近日,金监局向业界发出《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自9月1日起,新注册普通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新注册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新注册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利率高于上述上限的保险产品一经停售。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根据公司未来资金运用情况向客户承诺的利率。此次下调的背景是,保险公司大部分投资收益来自国债、政府债券、定期存款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将对预定利率产生影响。
近年来,保险利率逐步下调,2023年7月31日预定利率由3.5%下调至3.0%;2019年,10年以上期限年金产品利率由上限4.025%下调至3.5%。
那么,此次预定降息将对投资者带来什么影响呢?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险的产品福利减少,产品价格提高”。
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期利率下降,对重疾险、储蓄险等都会产生影响。比如重疾险:如果要买同样的保额,你要交更多的保费;储蓄险:同样的保费,得到的利益就会减少。
在保险利率“3”时代已经到来最后的机会窗口下,这辆车我们到底买不买?
保险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外、医疗、重疾等,主要是基本保障;
另一类是金融保险,主要包括年金保险、增额定期寿险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家庭的经济支柱来说,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老人来说,医疗险和意外险是解决医疗费用的主要手段;对于小孩来说,意外险、医疗险、覆盖小孩特定疾病的重疾险是必须的;配置好基本保障和预算后,可以适当配置年金险。
因此,投资者购买保险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产品的保障功能:购买保险时,应多关注产品的保障功能,确保面对风险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二:比较不同产品:预定利率调整后,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和收益可能会有所不同,消费者应通过比较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第三:长期规划:保险是长期投资,消费者购买时应考虑长期保障需求及财务规划,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而作出冲动决定。
总而言之,投资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以达到风险保障和财务规划的目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