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金融茶爆雷,泛茶控股深陷兑付危机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广州芳村“理财茶”再度爆棚。

近日,主营普洱茶的攀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发布《重组公告》通知称,经与董事会及核心经销商协商,公司将进行债务或股权重组,并将原因归咎于各类谣言攻击,造成市场不稳定,导致公司大量资金受到限制。

这则通告被视为“倒闭”的宣言,浇灭了经销商和投资者最后一丝希望,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8月7日,研发中心被经销商和散户包围,办公室里挤满了人,墙上被打出大洞,要求“还钱”的呼声不绝于耳。

潘查案涉案拖欠资金数额巨大。潘查维权团体一位投资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拖欠资金数额很可能在100多亿元。”

“融茶”倒闭并非新鲜事,去年12月,广州芳村“长实茶”倒闭,众多股民聚集店面讨要说法,8个月后,同样的故事再次在广州芳村上演,唯一的不同就是茶品牌名称。

“在广州芳村,以及深圳、东莞等地的一些茶镇,炒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深圳市茶叶行业协会创会秘书长张明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炒茶”甚至成为一种职业。类似A股市场的电子交易平台出现,新普洱茶上市,炒茶人甚至称之为“发行”、“售卖”。

“参与这种投资的人特别多,芳村近万家茶商中,大概有20%-30%参与其中,深圳、东莞两地的茶商中,有将近5%-10%在投资金融茶。”张明强透露。

一壶茶如何成为金融工具?“金融茶”热潮让谁获益?

当“茶”不再是“茶”

广州芳村金融茶爆雷,泛茶控股深陷兑付危机插图

此次事件涉及的“番茶”成立不足三年,其母公司番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

一家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的茶叶企业,如何管理超百亿元的投资?

官网称:“泛茶成立于2015年,2021年底正式上线,是一家以陈年茶为核心产品的茶叶公司。”不到三年时间,泛茶已在全国开设了500多家分销门店。商场扩张迅速,几乎每两天就会开一家新店。

一方面,潘茶加速扩张,另一方面在宣传上也不遗余力。据了解,潘茶的广告曾登上过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巴黎春天百货步行街等。董事长郑朝根甚至喊话潘茶“要做中国的奢侈茶”。

“潘茶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没有它根本跑不起来,有人估计第一年光是广告投入就达2亿元。”张明强指出,“大量的广告和营销让投资人觉得公司实力雄厚,其茶饮产品价格一路飙升,前期部分投资人获得了高额收益,近3年来也不存在延期还款的风险。虽然有些人知道这是一支赌资,但他们认为只要不把最后一波的最后一分钱赚光,就能安全脱身。这种心态导致投资人越来越多,投入的金额越来越大,直至市场崩盘。”

据了解,在“理财茶”的炒作中,品牌方负责新品的研发和销售,经销商、渠道商组织客户购买后,交易平台承诺到期回购,并给予高额利息。在这些操作之下,价格不断被炒高。攀茶旗下一款产品“2021益气”上市售价为1.2万元/盒,一度被炒到61万元/盒。

《华夏时报》记者在一茶商朋友圈看到一则推广五花茶饼的短视频,背景音乐用激动人心的拍卖音喊道:“320万!380万!450万!480万成交!”

“‘理财茶’是怎么炒作的?比如你2万元买茶,我承诺40天后给你返利5000元,40天到了,你拿回2.5万元,你还可以再投资。”工作人员艾女士(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理财茶’根本就不是茶,是从普洱茶升值开始的,后来不需要现货交易,现在打着卖茶的旗号投资茶。按照这个逻辑,郁金香、牛奶也可以卖。人们要的不是茶本身,而是高额收益。”

据了解,在“金融茶”交易中,买家拿到的通常是流通码和提货单,而不是茶叶现货。由于并非现货交易,有人便进行“卖空”:投资者买入茶叶后,“上位者”可以选择不购货,也就是不兑换流通码,让现金在自己手里流通,到期后再赎回给“下位者”。一旦市场崩盘,“上位者”便可以低价回购货物。打着“买买买”的旗号,以一折、八折的折扣从“下位者”手中收回所谓的货物。

广州芳村金融茶爆雷,泛茶控股深陷兑付危机插图1

“在广州芳村、深圳、东莞等茶镇,炒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张明强指出,“金融茶”已成为茶商、茶贩们必学的课题。早在三年前,甚至出现了像A股一样的电子交易平台,每一种金融茶都有实时涨跌曲线图,可以随时打开观察、交易。新普洱茶上市,炒茶人称之为“发行”或“抛售”。

张明强指出,每一款新“上市”的茶叶,在试制的前两个月,可能赚得一点钱。但当一款茶叶的价格被发行商抬高到不可思议的高价时,茶叶就会慢慢出货。有的采用突然暴跌的方式。比如去年年底,“长实茶叶”一天暴跌90%,让参与的投资者措手不及。没人接手,只能烂在手里。这些所谓的茶叶成本可能只有100元,但投资价却是2万元甚至更高。等到价格暴跌后,庄家再买回来,又回到100元。“这样的盘子如果没有监管,任由庄家炒作,涨跌幅度会很大,最后就全是一地鸡毛。”他说。

“茶”就应该是“茶”

“金融茶”热潮让谁受益?

张明强指出,炒茶没有赢家,“茶农赚不到钱,加工厂赚不到钱,大部分投资者也赚不到钱,只有品牌发行人,也就是手握‘茶票’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今年6月,为严禁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非法炒卖茶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茶叶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茶叶市场价格行为的通知》,指出不得将茶叶宣传为具有金融属性,不得将茶叶与金融产品混同进行非法炒卖。要求各茶叶相关经营者和行业协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价格自律,让茶叶价格回归价值。

去年12月6日,广州荔湾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提醒投资者记住,炒茶不是投资游戏,而是高风险的“赌博陷阱”。

张明强说:“茶叶是农副产品,是可再生作物,应该让其回归本源,作为饮品来享用,回归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广州芳村聚集了近万家大大小小的茶商,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和集散地,芳村多年来被誉为“世界茶看中国,中国茶看芳村”,是一个年销售额上千亿元的庞然大物,但茶商们除了参与‘金融茶’的炒作,找不到更好的盈利模式,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张明强说。

他分析,目前实体店经营困难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国内销售基本都是小摊贩在经营,由于店面租金成本高,人员费用增加,导致买茶的人变多,在店面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生意主要来自方圆十公里内的消费者,所以拓展消费边界非常有必要,只有利用互联网做线上生意,打通线上线下,才能把生意做遍全国,慢慢在线上培育自己的客户,用差异化经营、薄利多销、打造品牌、坚守诚信来吸引消费者,这是个好办法。同时,也可以做亚马逊、抖音海外版等国际线平台,线上生意竞争也很激烈,很多人开实体店习惯了,直播网店未必擅长,建议十几二十个商家组团,聘请专业人才,把生意做大做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