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利率专栏分别从形成和监管两个角度展开,具有内在联系。人民银行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以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专家指出,利率市场化是人民银行长期推进的重要改革,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已经释放改革信号,近期更是拿出实质性举措,彰显央行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视和决心。人民银行稳步审慎推进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完善,体现了既能“放得下”又能“管得住”的深化改革要求。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至20世纪90年代,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和路径逐步明确,建立了完善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权限不断扩大,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
存款利率方面,以金融机构自主调整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确保合理有序竞争。2013年9月,人民银行在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的同时,借鉴成熟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引导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2022年4月,人民银行引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帮助金融机构和市场更好适应和习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截至2024年7月末,大型银行已5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方面,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形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作为浮动利率贷款的主要定价基准。2013年10月,我国参考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做法创设了LPR。2019年8月,为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人民银行深化LPR改革,实际对客户实施的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当时考虑到房地产市场过热,暂时保留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作为调控工具。2024年5月,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情况,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商业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保持合理的存贷款利差。
人民银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了30个基点左右。”
报告数据显示,6月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7月份,各大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供求状况,主动下调存款利率。这是商业银行自2022年9月以来第五轮主动调整存款上市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利率传导效率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调控机制
在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明确央行主要政策利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招标方式,进一步提升利率调控能力,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此前给定操作量的利率招标方式改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强化7天期公开市场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
专栏文章指出,过去逆回购操作采用利率招标方式,即给定操作量,由一级交易商在多个价位上确定中标利率。理论上,中标利率的变化更能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但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主要政策利率的职能,频繁变动扰乱政策信号并不适宜。因此,央行需要提前与一级交易商沟通,摸清不同价位下的需求情况,才能确定约定的操作量。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流动性管理复杂度的增加,这种沟通成本也随之增加,有时会出现约定量与稳定价格之间的冲突。在此背景下,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并明确标明操作利率,有助于提升其政策利率地位,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下午新增临时回购和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比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低20个基点和高50个基点。其中,临时逆回购提供流动性,临时回购回收流动性。目前,央行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操作,两者结合,可以实现流动性的双向调节,更好地平滑税期、季末考核等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
过去,央行每天早上仅开展1次逆回购操作,有时仍会遭遇盘中流动性意外变化的影响。此次增加临时正、逆回购操作,使得流动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操作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分析指出,“在不改变现有利率走廊格局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地围绕政策利率中心平稳运行,提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
此外,央行7月25日新增MLF操作,利率跟随短期政策利率下调。央行一直在刻意淡化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LPR报价更多参考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在LPR定价中不再起到参考作用,短期到长期的利率传导关系进一步理顺。
总体来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是渐进的,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研究适当缩窄利率走廊,向市场发出更加明确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