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出口增速放缓,全球 PMI 放缓,外需仍有支撑,未来出口增长有望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核心观点

在7月全球制造业边际走弱背景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认为外需并未“失速”。若未来美国股市逐步企稳,美国基本面短期仍将保持韧性,未来成本效益红利有望继续有效支撑我国出口,关键有三方面。一是接替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企业成本下降带来的“替代”机会;二是地缘政治、产业梯度、外交扩张等原因带动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持续增加,“一带一路”是重要基础;三是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触底回升、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有望带动机电产品、新能源产品出口增长。

>>7月出口下降,全球PMI放缓

2024年7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为6.5%,前值为10.7%,出口表现弱于今年迄今累计增速,主要受海外需求放缓影响。7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前值为50.8%,其中美国7月制造业PMI为46.8%,前值为48.5%;1-7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较1-6月的同比增长6.9%略有下降。从贸易伙伴来看,1-7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13.7%、1.5%、5.1%和-0.6%。 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出口6.56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外需放缓但未“失速”,今年出口增速预计仍乐观。

我们认为,外部需求自7月以来有所放缓但并未停滞,尤其当前美国“衰退”风险疑似被放大:

第一,美国7月ISM PMI意外走弱,可能被口径问题放大。事实上,今年ISM PMI自二季度开始就已走弱,但二季度GDP增速仍超出市场预期。原因可能是ISM PMI统计口径涵盖跨国企业,更多是基于主观调查;而PMI仅反映美国国内经济状况,是根据实际企业状况进行调查。二季度整体仍在荣枯线之上,可能更能反映美国真实情况。

2024 年 7 月出口增速放缓,全球 PMI 放缓,外需仍有支撑,未来出口增长有望插图

其次,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与失业率均有所减弱,主要受飓风(因飓风无法工作的人数升至43.6万人,而7月历史均值为3.2万人)和劳动力供给扩大(劳动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7%,连续两个月上升)的双重影响。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当前美国“衰退”风险有夸大之嫌。我们在此前的报告《美国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中指出,目前美国居民资产高度集中在美国股市。如果未来美国股市保持相对稳定,美国经济“失速”风险并不大,也无需过于担心外需放缓,我国出口增长预期仍将保持乐观。

>>“性价比红利”聚焦三大产业逻辑

从1-7月出口结构看,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正增长。2024年1-7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件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服饰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 其中,纺织品出口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出口4372.1亿元,增长10%;农产品出口4031.2亿元,增长4.6%。

持续关注“性价比红利”。2020年至2023年,得益于我国供给侧(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的强优势,我国出口增速持续超预期。从三年中期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胀等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仍将是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关注“性价比红利”带来的出口增长逻辑。

我们持续提醒“成本效益红利”将得以实现,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良好。我们重点关注三方面产业逻辑:1)在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企业成本下降的背景下,我国“成本效益红利”受益于“等量替代”逻辑。2)产业梯度、地缘政治与外交推动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成本效益红利”出口增长。3)充分发挥“成本效益红利”,搭上新一轮产业革命“快车”。我们在此前多份报告中已有详细描述。

2024 年 7 月出口增速放缓,全球 PMI 放缓,外需仍有支撑,未来出口增长有望插图1

>>7月进口回升,能源类“安全”物资进口增加

2024年7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增速为6.6%,上月为-0.6%;2024年1-7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同比增长5.4%,较5月的5.2%略有提升。从结构层面看,1-7月,我国铁矿石、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增加,机电产品进口规模也达到3.88万亿元,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1.51万亿元,增长14.4%。

展望未来,我国内需逐步恢复,决定了进口增速总体保持平稳。7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以促进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有望带动下半年内需企稳。6月份以来,各项政策陆续落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者,近期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替换;后者,央行7月份降息,积极扩大内需。房地产政策需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地产、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我们预计,随着各项政策加快落地,有望带动内需积极改善,从而推动进口稳步回升。

>>7月贸易顺差846.5亿美元,较6月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7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2024年7月贸易顺差846.5亿美元,较5月990.5亿美元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考虑到我国对华利差、国际收支和汇率压力,经常账户顺差正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支撑名义GDP,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和汇率压力。

>>风险警告

中美贸易摩擦恶化超预期,海外经济下滑超预期,若海外经济受风险事件影响出现大幅衰退,外需大幅下降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冲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