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崩盘!
日本股市继续暴跌,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4451.28点,跌幅12.4%,报收31458.42点,抹去了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创下历史最大跌幅,超过1987年10月的最高纪录。
台湾股市暴跌1800点,收跌8.4%,创1967年以来最大跌幅。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台积电领跌,下跌9.8%,也创下单日跌幅纪录。
澳洲股市创6月底以来新低。美国股指期货持续下跌,纳指期货跌3%,标普500期货跌1.6%。欧洲股市也全线下跌,德国DAX期货跌2.3%,法国CAC40期货跌1.61%,英国富时100期货跌1.31%。MSCI亚太指数暴跌5%,预计2024年将回吐涨幅。
国内方面,起初市场还是一度下跌,毕竟人民币汇率上涨,但最终还是顶不住压力翻绿,最终三大指数均跌逾1%,创2月份以来最低点。
受海外股市大跌影响,午后多只跨境ETF大幅跳水,纳斯达克科技ETF、日经指数跌停,日经指数ETF、日经E基金跌超9%,日本东证指数ETF、纳斯达克ETF跌超8%,纳斯达克ETF跌超7%。
此类跌倒很少见。
不过,这也意味着股市的重大转折点即将到来。
这个转弯究竟是什么?
01 谁在逆势上涨?
从今天的跌幅来看,之前热门的红利股、AI股已经坚持不住了。
如果真要找谁来顶替的话,一个是美国经济衰退的风向标——非农就业数据,另一个就是日本的意外加息,相信上周五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周末有两大负面消息,一是巴菲特减持苹果,二是英伟达B系列芯片违约。
这并不是巴菲特第一次减持苹果股票,几个月前他就减持过,当时并没有引起恐慌,因为规模不大,而且他解释得很清楚:是为了税收问题。
但这次因为规模这么大,减持一半其实跟全部清仓没什么区别。如果是其他股票,那就没事了,就像以前航空公司那样,清仓就清仓,没多少人会在意。问题是它减持的是苹果,AI概念最大的公司之一。
虽然热情没有英伟达高,但苹果的AI手机支撑了科技板块近期的上涨,是最大的支撑,如果崩盘,绝对会拖垮大盘。
另一个延迟发货的问题也同样严重,尤其对于服务器厂商来说,增量来自于B系列芯片,现在说延迟,就意味着服务器出货也会延迟,直接打脸了原本乐观的业绩预期。
即便你对AI的长期价值很有信心,但当市场大幅回调时,你也不应该成为挡路的棋子,因为当飞刀落下时,可能一切都会遭到重创。
其实,不少机构早有预测到此次回调,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利空因素同时出现,财报爆雷、经济衰退、地缘政治纷争、巴菲特减持、芯片违约等均超出预期。
股市不变的规律之一就是资金的轮换,这次的下跌肯定逼走了不少资金,这些资金会去寻找下一个价值低谷。
这种价值洼地其实还有很多,传统价值板块、被低估的板块、周期性板块都是可能的去处。
不过,今天的市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Wind热度指数中,航空运输位居榜首,其次是酒类、K12教育、职业教育和旅游,其中航空运输和旅游占据前五名中的两个。
旅游ETF()也表现不俗,尽管午后大盘大幅下跌,但该ETF收盘仍上涨近1%。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旅游这个概念突然变得这么热门呢?
02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旅游?
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直是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思路之一。
一般而言,世界各国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路径:
工业化-基础设施-消费。
前两种是典型的投资驱动模式,只有投入更多的资本,建更多的工厂、路桥,投入更多的廉价经济资源,比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环境资源,然后有出口市场来吸收,才能很快看到效果。但这种发展模式也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边际效应就会迅速递减,投资效率就会大幅下降。
这个时候,我们要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迅速转向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处在这个阶段。
然而,消费品子行业如此之多,哪一个才是真正值得投资的呢?
是酒类吗?还是家具和汽车等主要消费品?
这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才能找到答案。
先说政策层面。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六大领域20项重点任务。
一是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基础消费潜力;
二是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消费升级活力。
三是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
四是增强服务消费动能,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五是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加强服务消费监管;
六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夯实人才队伍支撑,提升统计监测水平。
前三项声明均涉及文化和旅游。
为什么是文化旅游而不是其他旅游?
事实上,文化旅游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有着特殊而迫切的需求。
一方面,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穿暖问题、住安问题之后,身心愉悦成为刚性需求,这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验证,这是需求侧;
第二,中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这是供给侧;
第三,文化旅游消费是一种性价比高的消费增长方式,它不像工业化那样需要环境成本,也不像基础设施那样需要大规模建设,只是简单地点缀一下美丽的山川,或者做一些表面的建设,就能形成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第四,这一点也相当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就结束了,制造业成本变高之后,会流向成本低的地方,而文化旅游资源更加独特、可持续,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加持久。
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各地纷纷争相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原因。
这是国家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投资界的重大转折点。
因此,从长期价值角度看,文旅行业是一个具备可持续性、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行业,其细分领域,包括交通、酒店餐饮、景点、零售等均可受益。
03 文旅真的值得投资吗?
在当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投资策略是寻找估值仍处于底部,同时具备良好催化剂和未来一定业绩增长的板块。
从估值来看,旅游板块整体很低。
以中证旅游主题指数为例,截至2024年8月5日,市净率为2.19倍,处于上市以来的2.75%百分位。这也意味着,目前估值低于上市以来97%以上的时间水平,配置性价比较高。
从有利催化剂来看,它既有刚需属性,又有国内外数十亿人的庞大消费群体,还有各类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方向。
与此同时,各地旅游景点人次屡创新高,黄金周游客量甚至超过各景区人次。旅游板块在经历2022年的低谷后恢复增长,且随着消费人数持续增长,未来业绩增长也更加确定。
旅游行业是一个兼具低估值、有利催化剂和增长确定性的行业。
如果想安全的投资旅游领域,ETF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旅游ETF()跟踪中证旅游主题指数,其成分股包括中国免税品集团、锦江酒店、上海机场、首旅酒店、中国东方航空、峨眉山A、宋城演艺、黄山旅游等上市公司,业务涉及景区、购物、旅行社、酒店等领域。
通俗地说,旅游ETF()覆盖了乘坐飞机、游览景点、住酒店、购物等一站式旅行体验的大部分场景,聚焦旅游产业链核心价值。
资金早已提前布局,今年3月22日以来,旅游ETF()累计流入资金逾7亿元,其最新规模已达28亿元,位居同类产品之首。
04 结论
每当提到经济转型概念时,投资者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集中在科技领域,比如自主可控、高质量、人工智能等。
这当然没有错,因为科技创新的概念最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过去的事实也一再证明这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这些领域很容易被炒作到高位,如果不在低位布局,高位接盘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反另外一个行业,虽然看起来很传统,但是如果抄底买入,性价比优势明显,也容易理解,不像科技股那样需要很高的专业性。
旅游业现在就属于这一类。
它的潮流性或许没有AI那么高,但却有逻辑支撑,性价比也不错,同时在可持续性上,具备“川流不息,润物细无声”的特性。
在当前科技领域动荡波动的形势下,这无疑是一个避风港。
如果你看好旅游板块,不妨研究一下旅游ETF(),一键抓住热门旅游投资机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