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稳步提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对“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进出口比重稳步提升

“江苏制造”继续讲述“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故事。据南京海关统计,上半年,江苏对“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进出口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5.8个百分点。

盛夏时节,赫比国际(苏州)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一批价值30.5万元的塑料外壳经过质检、装箱、包装​​后,运往越南。“‘一带一路’市场对这些消费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的塑料件出口后将用于生产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近年来,公司新增了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户。”该公司海关关员郭灿灿说,“今年1-6月,公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额达5588万元,同比增长27%。”

“我们生产的格栅板是兼具吸音功能的装饰产品,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尺寸、颜色、花纹,满足各类家居、工业装饰需求,深受塞尔维亚、匈牙利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客户青睐。”江苏天瀚星吸音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姜军介绍,1-6月,他们向‘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出口格栅板434万元。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建设,“江苏制造”正加速海外拓展。日前,一批50台国产自卸车运抵停靠码头的外轮,顺利装车出口至印尼肯达里等港口,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力。这是今年以来常州港第10批向“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出口的工程车。据常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常州港共出口工程车532辆、货值约2.05亿元,主要为中印尼“一带一路”项目重点项目德龙三期镍铁项目提供配套。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院长、高质量发展评估研究院执行院长沙勇表示,我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主动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未来要出台特殊政策,支持我省企业进一步主动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大部署和市场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全方位经贸合作,充分实现互利共赢。

上半年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稳步提升插图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力

今年以来,江苏民营企业加快培育优质新生产力,不断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半年,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至45.8%。

切割、打磨、喷漆、拼接、组装电路……7月15日,无锡好时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一批木质桑拿房。与此同时,该公司向无锡海关申报出口的35台桑拿房也顺利通关,发往公司自建的北美海外仓。

“与欧美传统桑拿房相比,我们的产品可拆卸、重量更轻、智能控温,在亚马逊、沃尔玛等海外电商平台上很受欢迎,海外仓让我们更贴近客户。”无锡好时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郝明伟说,公司已建成5个海外仓,其中北美一个,面积5000平方米。上半年出口额突破2300万元,增长169%。

传统装备制造正加速迈向高端“智能”制造。作为苏州市吴江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数字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排头兵”。7月19日,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套自动化包装设备成功出口东南亚。“以前我们出口的主要是自动化装配、测试的单机设备,现在我们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除了在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实现智能化,我们还开发了信息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等手段,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该公司副总裁姜建说,1至6月,公司出口额已突破7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

绿色低碳产品日益成为江苏外贸的亮点。作为一家从事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海格”客车畅销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公司纯电动客车生产线进入‘超级忙碌’模式,产能持续保持满负荷。”该公司海外融资事业部郭金秀介绍,1至6月,公司出口电动客车735辆、金额8.29亿元,同比增长41%。

上半年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稳步提升插图1

内外兼修,实现“两个市场”平稳切换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江苏外贸的另一个特点是主要贸易方式均保持增长,上半年江苏一般贸易进出口1.55万亿元,增长6%;加工贸易进出口8336.5亿元,增长12%。

腾达航空设备(无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传统飞机牵引车、货物升降平台、行李牵引车、污泥车等地面处理设备,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建强说:“此前,国际航空客货市场需求疲软,不确定因素较多,我们的出口订单不稳定,恰巧国内企业有需求,就向海关寻求帮助,看如何转为内销。”

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易受国际经贸波动影响,供需端​​若不顺畅,企业生产经营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我们积极落实去年11月海关总署发布的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改革措施,原来企业集中内销需提前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提交相关材料,现在‘新政’进一步取消集中内销备案手续,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先销售后纳税,按季度申报。”无锡海关锡山办事处保税监管科科长周志明介绍,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将转入内销的保税货物直接销售,只需在每年第二季度正月十五日前完成集中纳税申报即可,有效缓解了企业保税货物库存资金压力。

“集中内销税收政策改革,让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把握市场机遇,制定和实施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销售策略,帮助我们成功渡过难关。现在这个‘新政’又给我们加工贸易业务‘松了包袱’。”吴建强说,“目前,民航业强劲复苏,国内外订单不断,我们的产值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33亿元,同比增长10.87%,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值两年增长3.7倍,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增长’。”

沙勇分析说,上半年的数据充分体现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我省要以更大的改革力度破除阻碍进出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政策障碍、技术障碍;另外,新制造支撑新增长,我省长期优势产业如集成电路、手机、船舶等出口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彰显出江苏制造业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宋小华 王梦然)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