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叶欣然7月30日报道,里奥鸡尾酒母公司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SZ,下称“百润控股”)发布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百润控股实现营收16.28亿元,同比下降1.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8.3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9.20%。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占收入近90%的预调鸡尾酒业务下滑,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2%,预调鸡尾酒销量同比下降8.69%。
即饮鸡尾酒业务承压,市场对百润的烈酒项目寄予厚望。此前,百润回应投资者称,公司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成品威士忌。报导也指出,百润的成品威士忌产品将在下半年上市。
百润控股将第二条增长曲线放在了威士忌项目上,但这个项目筹备了近8年,第一批威士忌产品的木桶陈酿可以追溯到三年前。鸡尾酒作为快消品,是两个不同的业务,威士忌周转速度相对较慢,需要的资产投入也更大,新的跨界业务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压力下的鸡尾酒
百润股份主要有鸡尾酒、食用香精两大业务,鸡尾酒业务以旗下Rio品牌为主,2024年上半年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营收14.31亿元,同比下降1.42%,营收占比达87.90%;食用香精业务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7.51%,营收占比达10.79%。
渠道方面,上半年百润股份在线下渠道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7.03%,不过百润股份在数字零售渠道和即饮渠道均出现大幅下滑,前者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下降35.68%;后者实现营收2120.41万元,同比下降42.69%。
经销商方面,与2024年初的2164家相比,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经销商数量减少至2116家。其中,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减少最多,由2024年初的570家减少至503家。
针对上述业绩变化情况,记者联系百润控股,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目前,Rio 包括 Tipsy、 和 三个产品系列,其中 Tipsy 酒精浓度为 3%, 酒精浓度为 5%, 酒精浓度为 8%。整个系列被命名为“358 度产品矩阵”,对应不同的消费场景和用途,开启了更为系统化的思路。
正是强势的爆发力和爽快感,助力百润股份在2023年实现业绩飞跃。2022年,百润股份罕见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当时百润股份坦言受疫情影响较大。百润控股董事长刘晓东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2022年下半年强爽将迎来“爆款销售”,并透露,强爽90%的顾客都偏向男性和高频消费群体。
百润控股在2023年财报中也多次提及强爽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百润控股营收、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85%、55.28%。
低度酒需要保持黏度
目前,劲爽系列已经成为百润鸡尾酒业务的支柱产品线,今年5月,百润董事会秘书耿涛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劲爽系列产品目前占据的销售份额最高,其次是醉饮、爽饮系列。
但今年鸡尾酒未能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公司一季报显示,百润股份营收增长5.51%,但归母净利润却下跌9.80%。
百润股份一直坚持重营销投入,但其销售费用率却逐步上升,销售活动效率下降,2024年上半年百润股份销售费用3.97亿元,同比增长19.87%,销售费用率为24.39%。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3.31亿元,同比增长45.91%,销售费用率为20.07%。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余建表示,低酒精饮料需要找到核心消费群体和精准的消费场景,否则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020、2021年,Rio所在的低度酒赛道一度风头正盛,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低度酒融资56起,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不乏成立仅一至两年的低度酒品牌。然而2022年,低度酒融资开始降温,融资事件跌至个位数,2023年更是跌至冰点。
低酒精饮料行业整体似乎缺乏后劲和用户黏性。余建表示,在资本潮退却后,低酒精饮料若不能持续投入品牌建设,可能会逐渐淡出消费者心智。低酒精饮料市场竞争相当同质化,入行门槛不高,很多品牌在口味和品质上差别不大,像Rio这样的领先品牌必须占领更多消费者心智,才能增加品牌购买的可能性。持续投入曝光和体验,让消费者对品牌有正确的认识,让人能时时想起品牌,记住有意义的差异化。
相比啤酒,鸡尾酒更加小众,面临更大的品类渗透压力。一位从事酒类销售9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鸡尾酒的受众群体还是比啤酒窄,在年轻人中还是比较流行的,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尝试一些新的啤酒口味,比如白啤、鲜啤等。
英敏特今年6月发布的《酒类饮料消费习惯-中国-2024》报告显示,预调鸡尾酒的消费频率排名第四,前三分别是普通啤酒、葡萄酒和果酒。
里斯品类创新策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清表示,虽然预调鸡尾酒正在大力开拓新场景,但客观上,白葡萄酒占据了中国餐桌用餐场景,威士忌等洋酒占据了酒吧场景,啤酒占据了烧烤、朋友聚会等主流场景的品类选择相对固定,而自饮、家庭聚会等新场景的出现频率和受众明显低于前述主流场景,这也是即饮鸡尾酒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一定的负面认知,消费者往往把这类酒当成甜水,这种认知成为了品类长期发展的阻碍。
冯华清也表示,未来预调鸡尾酒如何能够成功占领主流场景,将是决定这一品类是否具有更大生命力的关键。
精神叙事
近年来,相较于鸡尾酒,市场对百润控股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尚未正式揭幕的烈酒项目上,这是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新叙事。
百润控股对以威士忌为代表的烈酒项目的投资,可以追溯到2017年。2017年,百润控股全资子公司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在四川邛崃开工建设烈酒项目基地,项目名为莱州酒厂,将于2021年竣工,生产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
其中威士忌是发展重点,百润股份曾多次指出,烈酒业务以“专注发展威士忌,在优质烈酒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本土威士忌行业的领头羊”为战略指引。
2021年,莱州酒厂建成后,首批威士忌正式装桶。由于威士忌至少需要装桶陈酿3年,百润的成品威士忌尚未上市,成品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耿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成品威士忌产品中,公司将重点关注麦芽威士忌和调和威士忌的品牌孵化和产品研发。
七年来,百润在烈酒领域的投资,包括莱州酒厂建设、烈酒(威士忌)陈酿熟化项目、麦芽威士忌陈酿熟化项目等已累计近20亿元。
威士忌需要数年的陈酿,这导致百润的存货周转天数不断提升,从2020年中报的82.20天上升至2024年中报的313.6天。这才可以揭开面纱。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