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随着2024年上半年车市内循环程度迈上新台阶,人们对于合资车企的担忧也愈发强烈,因为内循环风波某种程度上释放出一个信号:市场不等人,头部自主品牌意图以“碾压对手”的方式重新洗牌行业,这意味着留给合资车企“翻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就是如今合资车企面临的残酷现实,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转型,下半年可能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在现阶段,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表现如何呢?纵观2024年6月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排名,我们可以看到,上汽大众和华晨宝马是榜单上仅有的两家合资车企。其中,销量最好的上汽大众当月销售新能源汽车10983辆,同比增长72.8%,其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7478辆,同比增长48%。

可以看出,上汽大众是目前合资汽车企业中转型速度最快的,并已初步取得转型成效。那么,上汽大众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感受?而未来上汽大众又将如何应对车市面临的诸多挑战?通过对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余敬民的专访,这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

关注“汽车拥有成本”,推动“油电智能出行”

在总结上半年经验时,余敬民重点谈到了“购车成本”和“油电智能”两个概念。

第一是“拥有一辆车的成本”。早在2011年,余敬民在负责上汽海外业务时,就走访了全球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他了解到,如果这辆车进入市场,大家都关心它的二手价值是多少。由此,他意识到二手车的价值对车辆性价比的重要性。这是用户真正付出的成本,也就是新车价格减去二手车价格等于“拥有一辆车的成本”。

“如果消费者只是一味提高新车价格,并没有获得真正的价值。当车辆在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市场价值时,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买车的长期价值。”余敬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提出的“购车成本”并非噱头,余敬敏在采访中表示,营销的本质就是承诺服务、兑现服务,只有这样路才能走好、路才能开好。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1

他还表示,汽车行业必须做长远,所有品牌都不是偶然诞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更重要的是坚持,只有说到做到,才会有人相信。“汽车拥有成本”不是上汽大众的营销口号,而是上汽大众真正能做到、能兑现的承诺。

第二是“油车和电动车都是智能化的”。对此,余敬民谈到了目前市场需求的痛点,即电动车虽然相对智能化,但用户也难免对长途行驶的里程感到焦虑,所以很多人还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但燃油车不够智能、不够时尚。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空白和现实需求非常多,上汽大众希望填补燃油车智能化的空白。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2

以前段时间上市的途观L Pro为例,上汽大众展示了三代车型,从2010年的途观,到2017年的途观L,再到如今的途观L Pro,向用户证明,上汽大众不是简单地加一款Pro,也不是简单的换代,而是一系列全新的升级和迭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这一诚意之作带给中国消费者。

低水平的价格战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对于内卷化话题,余敬民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表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只是打价格战,抱着比自己强的态度去比别人强,怎么能算是品牌战略呢?所以品牌战略肯定不是这样的,车企需要有全局视野,回归用户根本需求,如果只是低水平的价格战,那不是打造品牌,也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他还回忆,去年上海车展期间,市场情绪十分悲观,有预测称汽油车将不复存在。但时至今日,行业内讨论的却是纯电动、燃油、混合动力的4:3:3格局,说明趋势变化非常明显,即无论汽车技术如何发展,汽车本质一定要到位,智能化一定要提升,否则就与行业趋势格格不入。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3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现在需要做的是全力以赴,投入自有资金,而不是借钱,来推动“油电推进”。

这也是余敬民提到的上汽大众与其他车企的不同,上汽大众采取的策略是在油、电、混三个赛道进行布局,并不是单单只做新能源产品,而是在新能源赛道和传统能源赛道都全力以赴开发新产品。

“我们可能会在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上投入更多,但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在燃油车上继续开发产品,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消费者使用燃油车的痛点,我们觉得有义务去解决这个痛点。”余敬民进一步表示。

产品投放方面,2024年是上汽大众产品的大年,上半年途观L Pro的上市对于上汽大众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开启了“油电智能”的新时代,而下半年上汽大众依然会有不少重磅新车上市。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4

比如,新成员Tharu XR即将加入主流A级SUV市场,而“油电智能”理念下的全新车型—— Pro也将上市,随后 Pro也将进行同样的升级,而上汽大众联合相关方开发的新能源车型也有望首发亮相。

品牌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必须灵魂与肉体相结合

合资企业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余敬民看来,品牌是一种长期主义,今天打败一个竞争对手,不代表未来一定成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企业最终的目标是赢得客户,把品牌做大做强,而不是今天卖出更多车,打败其他品牌。

同时余敬民认为,未来的竞争格局会是头部企业非常集中,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但不会形成寡头垄断。因为如果是寡头垄断,消费者看到车都长得一模一样,市场就太无趣了,肯定不是一个更好的生态,很难持续下去。一个品牌要有自己的用户,有自己的品牌定位,上汽大众一直坚持这一点,只有这样才靠谱。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5

此外,余敬民还提到,市场合作从来都是开放的,合资也很开放。企业要发展,必须把对的、好的都引进来。对于上汽大众来说,有40年的积累和用户基础,所以上汽大众不喜欢说今天这条路是对的,明天那条路是错的。关键是要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40年的积累,上汽大众两家股东的定位非常清晰,上汽大众是合资企业,但是是独立自主的合资企业,中外双方对企业说了算。

上汽大众的技术中心领先于很多自主品牌,朗逸就是双方合作的成果,上汽大众有装修、改造甚至移动结构的能力,一代又一代上汽大众的工程师和技师都是这样锻炼自己的。所以,如果用供应商的方案,除非乙方强,否则甲方不会强,乙方也很强,不管甲方还是乙方,我们都会精诚合作,共同探索。

2024 年上半场车市内卷加剧,合资车企新能源战绩如何?插图6

总之,余敬民认为,要把大事抓紧,把核心做对,把所谓的“小事”做得足够好、足够优秀。归根结底,这些事情背后一定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懂得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新的质量生产力,什么是品牌的本源、本质、灵魂。

【结语】就在本文发表前,比亚迪旗下方程式赛车“猎豹5”全线降价5万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新一轮残酷的价格战已经拉开帷幕。下半年的竞争可想而知,合资车企势必面临更大压力。而对于上汽大众而言,似乎已经做好了突围的种种准备,至于年底能交出怎样的成绩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