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暗示降息已箭在弦上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与6月议息声明相比,7月的措辞有一些新的变化。其中,表述中“失业率有所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描述由“依然强劲”改为“放缓”,对通胀的描述由“高企”改为“某种程度上高企”。

值得注意的是,声明删除了“高度关注”通胀风险的表述,增加了“关注就业和物价双重使命面临的风险”的强调。这种从只关注通胀风险到关注双重使命双向风险的转变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含义。这表明通胀可能不再是降息的障碍,暗示降息迫在眉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过去两年,美联储“保就业”和“稳物价”两大目标取得了长足进展,美国经济“正在接近适合降息的水平”。如果未来能看到更多“令人鼓舞的数据”,那么9月会议或将讨论降息。

鲍威尔表态后,美股迅速上涨至日内高点,截至当日收盘,对利率较为敏感且前几日刚刚经历一波回调的科技股表现最为出色,纳斯达克指数收涨2.64%,标普500指数收涨1.5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0.24%,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4.059%。

自去年7月美联储加息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在美联储“按兵不动”的这段时间里,其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也逐渐显现:美国通胀水平明显下降、劳动力市场趋于稳定、经济增长放缓。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暗示降息已箭在弦上插图

从通胀率来看,美国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环比增长2.6%,较一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二季度增长2.9%,较一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距离2%的通胀目标并不遥远。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美国6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0.6万个,低于5月的21.8万个;平均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9%,为2021年6月以来最小增幅。从经济增长率来看,虽然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数据好于一季度,但与去年下半年相比,美国经济增长趋势已经明显放缓。 美联储最新发布的国家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又称“褐皮书”)显示,自上期“褐皮书”发布以来,美国大部分地区经济保持轻微至温和增长,更多地区报告经济活动持平或下滑。

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性变化的时间窗口即将到来。目前,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较为强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下午,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预测为90.5%。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美国将在11月初举行大选,9月被认为是美联储启动降息的理想时间窗口,这将很大程度上避免美联储被问及“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

此次议息会议,鲍威尔强调双重使命,也为9月降息做铺垫。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4.1%,达到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上升。由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具有时滞性,如果美联储错过降息时机,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冷淡,甚至经济“硬着陆”。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走势需要美联储提前做出适当反应,通过降息提前对冲劳动力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暗示降息已箭在弦上插图1

但鲍威尔寻找货币政策平衡点并不容易,降息过早有经济“不着陆”和二次通胀风险;降息过晚又有经济“硬着陆”和泡沫破裂风险。

有分析认为,考虑到通胀和增长温和下滑,美联储下一阶段或将采取预防性降息模式,即降息周期相对较短、次数有限、力度适中。根据以往经验,首次降息通常不会太过剧烈,往往以25个基点作为试探性降息,向市场传递宽松政策信号。从今年6月欧洲央行实施的预防性降息来看,三大基准利率首次降幅也均为25个基点。如果美联储首次降息幅度较大,可能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

此外,如果美国经济面临更为严重的衰退或金融动荡风险,预防性降息也可能演变为周期更长、频率更高、幅度更大的救济式降息。当前,美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如商业地产领域可能出现“慢性灾难”并可能引发区域性银行业危机、美国政府保护主义政策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等,都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赤字和债务仍在“飙升”,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债务总额首次达到35万亿美元。有分析指出,美债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可预测”的危机,若得不到解决,将给美国及全球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总体来看,美联储降息条件已经成熟,新一轮宽松即将开启。如果美联储未来选择较为温和的降息模式,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仍需对美联储降息保持理性预期,做好最坏打算,做好应急预案。(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长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