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 银行股走高,资金追捧高分红高股息,7 月上市银行分红或冲击 4000 亿大关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进入7月,银行股迎来2023年度分红的密集实施期。公告显示,工行、建行、中行、中银等四大国有银行均选择在7月分红,合计规模近3000亿元,其中工行、建行分红均在千亿元以上。邮储银行、招行、兴业银行、中信、光大等股份制银行均已公布分红总额,但尚未披露时间表。参照去年的进度,若上述银行7月全部分红,上市银行7月分红有望冲上4000亿元大关。

此外,今年4月下旬以来,多家上市银行积极响应新“国九条”,发布中期分红预案,截至7月2日,已有包括六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17家银行公布中期分红计划。

华夏基金认为,银行股将于2024年起全面推进中期分红,形成潜在催化剂。提高分红频率本身有利于银行股的估值修复,降低股价波动性。另外,虽然大型国有银行等多数银行的中期分红都是提前拆分年度分红,但部分资本充足的中小银行或将利用中期分红大幅提升年度总分红占比,对股息收益率的提升构成利好因素。同时,部分银行若能在2024年底前完成中期分红,将有利于今年绝对收益投资者的账户考核,股息吸引力将显著提升。

公募

展望银行板块下半年,永盈基金认为,银行业基本面向好、分红优势有望延续;经营方面,监管引导银行抛弃规模复合型转向高质量发展,业绩有望延续;资产质量方面,房地产板块风险有望改善;分红方面,分红优势明显,中期分红加速。

多家机构继续看好高分红资产下半年表现

上半年以来,以银行为代表的高息资产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您对于下半年怎么看?

公募

国泰基金表示,今年以来,分红是一个比较可持续的投资主题,上半年上证国企红利指数上涨11.93%,分红股总回报表现上涨15.73%。分红板块主要集中在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周期性行业,未来若房地产数据能够持续向好,焦煤、焦炭需求有望回暖,加之银行资产端压力也将得到缓解,将形成一定的整体利好。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靠资本支出拉动净利润增长的决策模式将转向更加注重投入产出的投资回报,股市的定价也将从过去关注净利润指标转向更加关注回报股东的自由现金流,尤其是股息收入。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曾浩认为,今年上半年电力、周期等红利资产表现良好。曾浩认为下半年前景依然乐观。盈利能力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加大,在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盈利稳定、股息收益率较高的红利资产配置性价比较高。后续存量周期启动后,具有顺周期性质的红利资产也有望受益于经济复苏。估值方面,中证红利指数当前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位于近十年34%和20%百分位,依然具有较高的估值性价比。 资金方面,今年以来险资一直是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险资青睐的高分红资产有望受益于增量资金的流入。

平安基金股权投资中心执行总经理、平安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经理何杰也认为,股东都希望公司价值回报最大化。他指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高分红策略或许更适合当前的发展阶段,但他也强调,高分红投资不等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始终需要考虑买入价格。何杰认为,要以便宜的价格寻找经营质量好、现金流稳定、管理层能够专注发展主业并愿意与股东分享经营成果的公司。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