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维持兰州轨道公司 AA 评级,展望负面,公司信用水平或下降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报记者孙立超北京报道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的《兰州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兰州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轨道公司”或“兰州地铁”)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未来12-18个月公司信用水平可能下降。

2023年之前,兰州市轨道交通公司的评级展望为“稳定”,2023年,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中诚信国际认为,兰州轨道交通公司作为兰州市唯一一家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企业主体,重要性依然较高,与兰州市政府关系密切,跟踪期内持续获得一定的外部支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兰州轨道交通公司的债务规模依然处于高位,短期偿债压力依然较大,可用货币资金不足,且存在因工程纠纷而被司法部门冻结资金的情况;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受限资产规模较大且应收款项回收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资产流动性依然较弱;公司历年偿债表现不佳,且被列为被执行人;公司经营活动和整体信用状况尚可。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兰州轨道交通公司负债规模为402.17亿元,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短期负债规模为73.48亿元,但不受限制的货币资金仅为2.86亿元,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依然较大。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规模较大,相关资产难以快速变现;同时,公司受限资产规模也较大,对资产造成一定影响。另外,由于借款人的流动性及信用风险较大,部分应收款项的回收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弱,资产质量有待提升。

中诚信国际维持兰州轨道公司 AA 评级,展望负面,公司信用水平或下降插图

兰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兰州轨道交通公司是独立法人,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列车发车频率、管理模式等由公司自主决定,政府在其运营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兰州轨道交通公司负债率高的原因很复杂,兰州地铁客流量本来就不低,负债和地铁运营有关系,但负债率高并不完全是地铁运营造成的。”

交通运输部7月5日发布的2024年6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显示,在全国54个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兰州地铁客运强度为1.16万人次/公里/日,在54个城市中位列第一,兰州地铁客运强度排名第八。

根据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7000人次/公里/日,显然兰州地铁的客运强度已经达标。

上述兰州市政府负责人表示,针对兰州市轨道交通公司债务规模过高的问题,其控股方兰州市国资委、兰州市财政局正在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中诚信国际维持兰州轨道公司 AA 评级,展望负面,公司信用水平或下降插图1

2024年4月,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15.72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53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了28家公布2023年财报的地铁公司财报发现,从负债率来看,28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负债率超过60%,其中兰州轨道交通公司的负债率最高,达到82.40%。

对于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区域环境方面,中诚信国际表示,兰州市财政实力一般,财政收支相对依赖上级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土地市场影响持续下滑,但对兰州市财政状况仍有影响。再融资环境方面,兰州市广义负债率较高,区域内城投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及非标渠道,直接融资占比较小,其中债券市场发行利差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发债主体债券出现“技术性违约”,兰州市也出现过多次信用风险事件,区域融资环境较弱,未来兰州市整体信用状况及融资环境仍值得关注。

兰州市轨道交通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0日,为兰州市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注册资本25.91亿元,负责组织实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开发轨道交通相关资源。目前已投入运营两条地铁线路,总运营里程34.96公里。地铁1号线一期于2014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19年6月23日开通试运营;2号线一期于2016年5月14日开工建设,2023年6月29日试运营。

7月30日,记者致电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就负面评级展望及债务等相关问题请求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正面回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