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医疗科技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继去年登陆科创板失败、今年初港股招股说明书到期后,国内领先的医药SaaS(软件运营服务)企业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美医疗科技”)持续推进港股上市步伐。
7月30日,太美医疗科技更新招股说明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太美医疗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科学的中国企业。作为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设计和提供行业专用软件和数字化服务,加速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医疗科学产品的研发和上市。
据中证咨询数据显示,太美医疗科技是中国医学科学研发及市场营销领域最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能够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从研发到市场营销完整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为超过1400家药企及委托研究机构提供服务,覆盖全球25强药企中的21家、中国医药创新百强中的100家、90家企业。
太美医疗科技财务业绩
财务数据方面,太美医疗科技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4.66亿元、5.49亿元、5.73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2.2%。营收在增长的同时,太美医疗科技尚未实现盈利,2021年至2023年亏损分别为4.79亿元、4.23亿元、3.56亿元,今年一季度更是亏损1.18亿元。
太美医疗科技表示,亏损主要归因于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包括2024年,仍将持续亏损。尽管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已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和精简计划,并相信这些举措和计划将有助于充分有效地管理运营费用。
业务层面,太美医疗科技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为云软件和数字化服务,其中,云软件收入在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占总收入的42.3%、38.4%、40.6%,同期数字化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6%、61.6%、64.5%、65.7%。
太美医疗科技毛利及毛利率数据
毛利率方面,2021年至2023年呈现下滑趋势,分别达到35.3%、33.8%、31.2%,2024年一季度达到37.5%。至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太美医疗科技最新港股招股书称,在拓展数字化服务品类的同时,所产生的费用(主要为临床研究相关费用)增加,今年一季度毛利率上升的原因,主要由于业务持续扩张,带动2024年前三个月来自数字化服务和SaaS产品的收入增加。此外,2023年公司精简人员结构,使员工成本大幅降低。
对于未来发展前景,太美医疗科技在招股书中强调了核心客户留存数据:2021年至2023年核心客户(过去十二个月贡献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留存率分别为91.2%、94.7%、10.8%和87.3%。同期,整体客户留存率分别为82.0%、82.8%和77.8%。此外,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订单储备超过16亿元,涉及云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服务项目约3500个。公司能够提供40多种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服务,2023年,购买三种或三种以上产品或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超过77%。
值得注意的是,太美医疗科技在冲刺科创板上市时,曾经历三轮审核问询,在第三轮审核问询函中公司提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太美医疗科技在回复函中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将实现主营收入,为未来业绩提供保障,在手订单前五名客户为国内外知名下游药企/申办方,均为非关联方订单,在手订单各方案毛利率均保持稳定或有不同程度提升,因此销售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太美医疗科技股权情况
太美医疗科技成立十余年来,历经多轮融资,包括腾讯、经纬创投、凯风创投等,总投资额逾20亿元人民币。截至最新实际可行日期,创始人赵璐持有公司17.29%的股份。同时,赵璐通过持股平台持有公司约16%的总股本,控制着太美医疗科技约33%的股权,是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群体。此外,腾讯和经纬创投均持有太美医疗科技的股份。经纬创投持股超过10%,前两大机构投资者为太美医疗科技的投资方。
招股书显示,现年46岁的赵璐为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拥有逾23年医药及医学科学行业从业经验,加入太美医疗科技之前,赵璐曾在上海信义药业有限公司、先灵葆雅(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企从事销售工作。
对于本次IPO募集资金用途,太美医疗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约35%将用于优化升级平台及各自的云软件和数字化服务;约30%将用于提升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有选择地寻求战略投资和收购,以扩大其现有产品和服务范围、拓宽其客户基础并增强其技术能力,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