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转型背后:贴牌生意困境与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代工业务不再吃香,财报数据显示,南极电商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实现营收分别为38.88亿元、33.10亿元、26.92亿元,同比分别下滑6.8%、14.88%、18.66%,降幅逐年加大,去年营收仅为2020年的六成多。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告诉世杰,曾经对南极人有利的外部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时代不同了”。具体来说,平台不再支持“单一公司低价模式”,更多低价工厂货涌入市场,南极人自身的品牌力也不如以前强,这些都让南极人的代工业务越来越难做。

虽然做授权业务,但南极电商对平台的依赖程度很高。因为转型线上较早,南极电商对平台规则更熟悉。除了卖“南极人”三个字,还向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卖服务,告诉他们卖什么、卖到哪里、怎么卖,甚至进行流量的集中采购和分发。

有从业者回忆,天猫从2012年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品牌升级、采用邀请制,导致很多小商家无法“上线”,而已经入驻的商家也不得不花钱买流量、打造品牌,避免被平台降级,惨不忍睹。这时,南极人正好伸出了善意之手,“加入‘南极人’大本营,资质有、流量有、品牌有”。

借着平台利好,南极人业务蒸蒸日上,2015年借着新民科技的壳,以“南极电商”名义在A股上市,此后​​业绩连年创下新高,2020年营收更是创下41.72亿元的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平台利好逐渐减弱。

2020年,淘宝改变规则,在流量分发上更加注重内容导流,弱化搜索流量。“南极人宇宙”掌控流量入口的鼎盛时期已不复存在。随后2021年,南极电商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此后,虽然南极电商努力顺应形势,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力,但难以抵消在淘宝、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平台上业绩下滑的影响。

图片

除了难以借平台造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绕过“南极人”三个字,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昔日的“盟友”变成了如今的对手。

以服装行业为例,从事服装柔性供应链的冯婷告诉世杰,2020年以来,直播带货风靡,在经历了大主播带货、品牌自播两个阶段后,进入“工厂直播带货”阶段。“对于这些工厂来说,贴牌生产毛利低、回款周期长,最好转型做电商单,赚钱更快,甚至可以转型自产自销,或者直接创立自己的品牌。”

冯婷告诉视界,现在大家都在“往短平快的方向走”,先上线多个产品进行测试,再根据市场反应推出爆款产品。也就是说,以前要花钱从南极电商“买体验”,现在不需要了。

看到平台和“盟友”力量不够,南极电商也尝试自力更生。例如在2020年财报中,公司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品牌和品类矩阵,优化供应链服务。随后的2021年,公司授权经销商从6079家增加到10311家,授权门店从7337家增加到13258家,几乎翻了一番。

授权太多,品控和监管跟不上,无疑会伤害到品牌本身。蕊蕊向“世洁”抱怨,现在看到“南极人”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割韭菜。更多像蕊蕊一样的消费者,在看到“什么都可以是南极人”后,也把相关产品踢出了购物车。

南极电商可授权的品牌不止一个,事实上,在意识到业绩增速放缓后,南极电商曾先后收购了BASIC HOUSE、Mind、JUCY JUDY等78个商标,试图复制下一个“南极人”,但最终未能如愿。

砍掉部分授权业务,回归自营,挽救“南极人”三个字的热度,似乎成为南极电商的唯一出路。

“南极人减少了代工业务,增加了自营业务​​,唯一的问题是代工业务售后、假货问题太多,而自营业务能更好地把控各个环节。”一位电商从业者向“视界”感叹。

3. 想成为中国的优衣库

南极电商终于走上了转型之路。

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南极电商董事长张宇翔在到场20位投资者面前表示,公司正在招募国内优秀人才,打造自己的优衣库、SHEIN升级版。

而对于未来的走向,张玉祥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无非就是纠偏、顺势、对标。

张宇翔表示,在品牌授权方面,南极人未来将在部分品类上进行“长期、可信、邀请式的战略合作”,提升规模和产品品质,这也算是对“南极人”无处不在的积极回应。

以前,几乎人人都知道“南极人”这个名字,很多人甚至能背出葛优的广告词“南极人,不怕冷”。但现在,愿意花钱买他产品的人越来越少。2023年,南极的电商营收交出近6年来最差的成绩单。

图片

如何扭转局面?张宇翔表示,未来南极电商会进行平台化适应。比如抖音会布局门店矩阵,开大店、多账号、多人店;拼多多会做单店、官方旗舰店;天猫会做综合店。此外,之前过度泛滥的线上门店,比如搜索“南极人”就会跳出的各种旗舰店、专卖店、工厂店等,会逐渐减少。相对薄弱的线下门店会相应增加。

至于对标,张宇翔选择了优衣库和SHEIN,这两家都是依靠供应链破圈的典型。20年来,南极电商在供应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谢霆锋代言的防晒服,据说就和一些头部供应商有合作,比如日本的YKK、英国的Coats。南极人在产品介绍中称,这些供应商都是杰尼亚、阿玛尼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标配。这或许也是产品被贴上“轻奢”标签的原因。

南极电商能否成为下一个优衣库或者SHEIN?

至少在体量上,南极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6.99%至7.15亿元,其中授权及自营业务营收仅为0.84亿元。相比之下,优衣库最新财季营收为7675亿日元,约合350亿元人民币。

在口碑方面,南极人电商早年因过度授权而受损的形象仍需修复。消费者蕊蕊告诉《世杰》,以南极人一直大肆宣传的防晒服为例,一款名牌好的防晒服才一百多元,而小红书上工厂直销的防晒服才几十元。南极人的防晒服99元起步,有点尴尬。“南极人看上去不像是一个纯品牌,也不能算是白标。”

或许连张玉祥也知道,前面的路是艰难的,在那次股东大会上,他说:“我们希望用比较短的时间,在不远的将来,充分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努力、善意和进取精神。”

但从资本市场来看,留给南极电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截至7月29日收盘,南极电商股价报收2.6元/股,较2020年高点24.09元/股下跌89.2%。公司总市值也从近600亿元的高位跌至仅剩63.83亿元。

(本文作者蕊蕊、方文、冯婷为化名)

作者 | 李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