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凤凰网出品《风暴之眼》

作者:王迪

投诉举报邮箱:

编者注:

中国智能制造全球化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企业纷纷到海外“淘金”,个人也在寻找打开新财富大门的钥匙。离开北汽福田,“装模作样”,却在创业路上遭遇现实打击,借款600万一年亏损,创始人离开,却接手公司300万债务,坚定看好卡车海外业务。

曾在尼日利亚、东非、科特迪瓦卖过卡车的张大伟,2018年赶上了国企出海潮,亲眼见证了中国汽车出海的蓬勃发展,感叹个体创业之难、小微企业出海之脆弱。从线下海外卖车,到在卖卡车(海外抖音上)找到新商机,张大伟说,“出海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故事,一辆又一辆卡车漂洋过海,把中国的故事带到了七大洲、四大洋。”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1

(出口海外的卡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1 一年亏100万,背上300万债务

做卡车出口生意的一年里,90后张大伟脱发越来越严重,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彻底秃了”,失眠、焦虑成了常态。

去年6月,张大伟从妻子和亲朋好友那里凑了160万元,投资到自己和朋友创办的公司,从此开始了张大伟独自出海的征程。

他以为在国内赚不到钱,但走出去,世界会更光明。可没想到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第一年他投资了50多辆卡车,但因为对市场没有看清,盲目跟风出口二手卡车。最后,张大伟发现,二手车市场混乱,没有信用体系,导致他买的二手卡车无法出口。这直接让他损失了100万元。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说:“现在创业不是好时机,还是回头吧。”

当钱赔光的时候,张大伟也有过放弃,重回原职的冲动,但一想到家人的期盼,想到挨饿的孩子,想到自己离开国企时对兄弟们的夸耀,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坚持下去!也许我能挺过去。”

张大伟的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营业务是卡车出口。去年6月,从北汽福田辞职的张大伟被同学拉去一起创业,为了填补公司亏损,他借了600万元,但公司一直亏损。今年年初,创始人离开公司,张大伟成了“救世主”,接手了公司目前300万元的债务。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2

(出口海外的卡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既然公司都亏损了,张大伟为何还要当“傻子”?

张大伟告诉凤凰网《风暴眼》,自己是学汽车专业的,曾在北汽福田工作近10年,做过国内一线区域经理,也长期在非洲工作,国企平台促成了他的海外经历,让他看到了市场机会,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现有的体制无法支撑整​​个海外市场。走出舒适区,走出海外,成为他改善生活的初衷。

张大伟曾总结过亏损的原因,除了市场定位的问题,还有脱离国企之后的资源重新洗牌。

“我在国企卖车的时候,主动找我的人络绎不绝。但离开平台后,就面临着原来客户的不信任。另外,在国企,整个体系都是往前推,但创业之后,什么都要自己完成。很多资源都不再有效,我们踩进了一个在原来岗位上看不到的‘坑’。”张大伟说。

02 海外市场有多大?

真正让张大伟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对海外市场和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看好。吸取二手卡车出口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在尼日利亚、东非、科特迪瓦等海外市场的经验,张大伟发现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新卡车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国内产能在增加,各厂家都有大量的新车库存,我们重点抓尾部库存,通过需求匹配,快速找到海外有需求的客户。”张大伟告诉凤凰网《风暴眼》。

他算了一笔账,发现在国内卖卡车是一笔亏本的生意,一是需求不旺,二是货运量下降,大家都在拼命降价,但一辆卡车出口到海外,货值能卖到30多万元,利润大概有10-20万元。

在商用车领域,国企表现最好,中国重汽集团、北汽福田、陕西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位列前五。2004年,以北汽福田为代表的商用车细分市场,为北汽打开了国际化进程。2018年,北汽福田派张大伟去非洲,这是他第一次出国,首站就是埃及。

据张大伟回忆,2018年国内汽车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国内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也很大,有去库存困难的迹象。

当时,张大伟的工作是销售卡车、维护供应商渠道、协调生产资源、解决售后问题,每年经常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待在国外。就像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在3029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陆上,当时年轻而热情的张大伟总觉得自己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张大伟之所以看好非洲卡车市场,是因为他对非洲的印象发生了改变。“我原来对非洲的印象是落后,事实也确实如此。非洲大陆金融、风控措施少,社会发展不连续,会受到影响。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党派斗争也会引发民粹主义。”

但深入了解之后,张大伟发现,非洲的贫富差距巨大。一方面,交通十分拥堵,城市脏乱不堪,大规模基建仍有巨大机会。另一方面,每当夜幕降临,停靠在尼罗河边的游轮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码头缓缓出发,性感的舞者在尼罗河上表演肚皮舞。高楼大厦、奢华酒店、喧闹的赌场、闪烁的霓虹灯……这种强烈的贫富冲突感交织在一起,他在市场中看到了机会。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3

(尼罗河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有钱人能买得起货,穷人也想买货。”更重要的是,中国卡车性价比高,“中国卡车在国外一般售价在20万到30万元左右,中国重卡单车售价不超过40万元,欧美卡车产品质量比较成熟,基本都在60万到80万元左右卖。”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非洲的汽车经销商清一色是百年老品牌,他一个中国农民家庭的孩子,赶上了该国汽车出口的状况,能用蹩脚的英语和一百五十年老店的总经理交流车辆配置。这种荣誉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高度发达,或者产能极其充足时才能获得的平等权利。

确实,从最初的模仿者到如今的引领者,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德国汽车企业,打开中国汽车合资品牌之路。中国已经接手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一部分,成为世界工厂。如今,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国外。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出口汽车522.3万辆,同比增长54%,超越日本44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其中卡车出口67.4万辆,同比增长19%,创近10年来新高。全年出口量再创新高。对于张大伟来说,卡车出海这波巨浪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03 在

锁定海外市场,定位新卡车业务,脱离国企平台,让客户资源失效,如何拓展新客户?

张大伟还记得,最艰难的时候是去年12月,整整一个月没有接到订单。传统车企出身的张大伟的优势是对汽车的专业知识,但对互联网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进行网络营销。

想要拓展海外市场,就必须思考跨境电商的逻辑,一开始公司建了一个网站,但缺乏流量,直到他敏锐地发现一则新闻,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获客方式。

将卡车销售业务搬到线上,通过有意向者的转发、评论、点赞、私信等反馈,筛选找到真实客户,将公域流量引流到私域,促成交易。3月份,张大伟的卡车出口业务逐渐回暖。

张大伟在获客方面也掉入了不少“坑”,“很多流量不精准,聊了半天才知道对方是个货车司机,想找货车司机的工作,更惨的是,有的人只是想给我们当个代理,却什么都不投入进去。”

此外,商用车线上销售最难的就是报价,因为商用车产品都是非标的,客户会添加很多选配,如何在短时间内给海外客户报价,需要“基础配置+选配配置”的组合,考虑到这一点,还需要结合厂商资源和个性化的资源修改。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4

(出口海外的卡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5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6

(线上模式搭建模型及内容,受访者提供)

在张大伟看来,商用车海外市场拓展的渠道网络是第1级,供应链KD总成是第2级,“KD总成+新车销售+分时租赁+后市场运营”是第3级,零部件工业化是第4级。他认为大企业应该把第3级和第4级都做好。

锁定客户之后,海外物流是实现卡车出口的关键一步。好在海外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不需要再走流程去对接海外客户,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

张大伟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在运输系统中,货物往往借助东风、一汽、福田等合作伙伴的物流配送系统运到港口,到港口后,相关配套系统的人会做港口装卸。整个卡车的高度也需要考虑,在运输过程中,曾出现卡车过高,撞上高架桥,从而错过船的情况。海运费昂贵,卡车受损,也会造成损失。

据张大伟观察,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也采取了这一策略。不过,新能源汽车厂商更多的是从事组装生产,而不是整车出口。“每个国家都希望把制造业留在本国,发展本土制造业和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在海外建厂直接在当地组装、运营。”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包括上汽名爵、长城、比亚迪、哪吒、Aion在内的中国汽车厂商,都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04 半年营收3000万,但还是没赚到多少钱

创业没有一天是轻松的,从组织国内发货、装车运输,到拜访和开拓海外客户、设立独立站点,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很难。张大伟什么都亲力亲为。再加上去年和今年运费上涨,也有过车辆出港的痛苦时刻。

中国智造全球化浪潮下,卡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插图7

(海外公司北京办公地点,受访者提供)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红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近年来东南亚GDP的稳步增长,东南亚对跨境品牌的吸引力逐年提升,竞争不言而喻。

今年5月,张大伟到马来西亚拓展客户群,发现东南亚有不少个体小公司,真正做出口的,在马来西亚做卖车生意的基本上都有实体店,在东南亚的铺开程度超乎想象。

“公司业务现在主要出口东南亚,有时也出口到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张大伟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核心市场也在欧美,但不是美国,而是美洲,欧洲市场拓展难度比较大,下半年会去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走走。

他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出海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出海时间太短,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与各国法律法规也存在问题。对于商用车来说,国企与民企还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一方面,日本企业出海已经有40年的历史,而中国企业出海才一二十年,还有很多经验教训需要借鉴。

“中国整车现在出口了,背后的零部件也想出国。”从2018年出国,到今年再出国,张大伟感受最深的是行业的变化让中国汽车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用2024年北京车展上外国人的话说就是:“(震惊)”。

目前,张大伟的卡车出口生意逐渐好转,“去年我们卖了100辆卡车,今年应该能卖300多辆,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000万,毛利率大概5%,利润大概150万左右。现在公司有10多个人,每个月的开支接近20万,再加上每年32万的办公室租金,上半年基本上没赚到什么钱,不过好在现在情况开始好转了。”

创业一年,张大伟几乎踩遍了该踩的坑,股权债务达成一致,责任担当到位,企业也找到了方向。对于一个90后农村孩子来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很难。

“马云创业的时候,有十八罗汉。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创业,都要还房贷,哪有十八罗汉?我创业的优势就是没有房贷,生活比较独立。”

张大伟称,做生意永远不要挤进其他业务,而应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长期呆着、深入做下去,他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在降低个人债务杠杆的背景下,尽快还清贷款,并且实现自己全年营收目标,这个目标高,刚好达到8000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