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顺丰控股存货周转率连续两年下滑,二级市场股价也出现暴跌,市值一度跌破1700亿!
因此,更有意义的问题或许是,顺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为何持续下滑?是快递行业竞争加剧,还是管理效率下降?
顺丰快递被包围
失去“第一快递公司”头衔
至于顺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为何持续下滑,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结果却非常明确,不仅公司市值缩水逾3600亿元,顺丰也丢掉了“快递第一股”的宝座!
2023年全国物流数据显示,中通快递全年业务量达302亿件,圆通快递业务量为212.03亿件,韵达快递业务量为188.54亿件,申通快递业务量为175.07亿件,顺丰快递业务量为118.99亿件,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
当然,顺丰相对于通达集团来说,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单票运价高。
2023年,顺丰单票价格高达15.93元,而其他公司单票价格均未超过2.5元。到今年2月,圆通单票价格为2.53元,韵达单票价格为2.29元,申通单票价格为2.25元。今年6月,顺丰单票价格为15.77元,圆通单票价格为2.25元,韵达单票价格为2元,申通单票价格为2.01元。
(顺丰控股公告截图)
可以看出,几大快递公司似乎在以价换量,每票价格正在下降!
看上去,顺丰每票价格始终比竞争对手有7-8倍的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可能导致公司以业务量计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一旦竞争对手的业务量超过顺丰的7-8倍,顺丰将彻底失去这一优势。
仅从今年6月份的情况来看,从业务量来看,圆通处理量22.02亿件,约为顺丰的2倍,韵达处理量40.37亿件,约为顺丰的4倍,申通处理量39.41亿件,也是顺丰的近4倍。
另一方面,四大快递其实是“一家人”,四大快递业务量加起来已经超过顺丰7-8倍,事实上顺丰的高端快递业务已经很难“突围”了!
在A股融资逾760亿元后
再赴港股募资
既然国内被包围,就不得不到海外去寻找新的业务空间,但第一步就是要有钱。
众所周知,顺丰速递相较于其他快递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然而对于顺丰速递来说,这种为客户“快”的优势是需要相当大的成本支撑的。顺丰速递速度快,是因为它购买了大量的航空运输飞机。
2023年,顺丰仅飞机方面的投资就超过17.88亿元,包括飞机、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及高价维修工具等,总资产达154.97亿元,占顺丰固定资产539.5亿元的28.72%,占总资产2249.4亿元的8%左右,每年折旧13.6亿元!
(顺丰控股2023年财报截图)
飞机显然是个烧钱大户,顺丰自借壳上市以来,已经在A股累计募资763亿元,似乎每次募资都要用一部分钱来购买飞机和相关耗材。
于是,顺丰速递于2023年8月初开始筹划发行H股在港上市,但直到今年6月初才获准注册,6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发行6.51亿股H股,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
而向港交所递交的IPO材料显示,顺丰速运将用部分资金再次购买飞机,主要用于其全球物流网络!
(顺丰控股港股招股说明书截图)
显然,顺丰速递申请在港股上市,其“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清晰可见。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顺丰大规模的全球市场布局短期内或许只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2023年,顺丰虽然实现营收2584.09亿,但同比下滑3.39%,终结了此前连续7年的营收增长。其中,顺丰2023年的国际市场营收为257.64亿,较2022年的海外销售营收484.7亿几乎腰斩,同比大幅下滑46.92%!
(顺丰控股2023年财报截图)
在2023年财报中,顺丰确实表示要“迅速将国内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网络”。然而,在海外收入大幅下滑的现实,以及将国内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的“野心”下,顺丰能成功吗?
谁也说不准,顺丰自身恐怕也无法确定大规模国际化能否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顺丰成功实现港股上市,部分大股东将有另一个卖出股票套现的地方。毕竟,顺丰借壳上市以来,股东们在过去几年已经套现超过152.98亿。
其中,未拿到一分钱薪酬的顺丰控股高管刘吉禄,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在套现,已套现超过33.94亿!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