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私募基金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参与股权投资的案例还有两起。7月22日晚间,司太立股份和华晨装备分别发布部分股份协议转让及股东、实际控制人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两起协议转让的受让方均为私募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协议转让的灵活性、定制性等特点,私募基金继续青睐这种方式参与股权投资。从实践来看,协议转让方式具有一举两得的优势,有助于稳定股价、满足流动性、实现稳健运营。
两次转会均以折扣价进行
7月22日晚间,思泰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胡金生与青岛好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好运资产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好运基金”)、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或“质权人”)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76.82万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好运基金,转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转让价格为6.59元/股,转让价款为5778.24万元。
据中证协网站显示,浩云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管理规模从0至5亿元,专职员工6人,管理产品6只。其中,本次协议转让涉及的产品为浩云资产5号。按照协议转让总价近5800万元、最高管理规模5亿元计算,浩云基金此次支出占总管理规模近12%。
与此同时,华晨装备还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赵泽明近日与山岳松山奥意2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山岳松山”)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转让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60.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协议转让价格为19元/股,转让总价款为2.4亿元。
记者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上查阅了嵩山股份的信息,但显示“暂无数据”。值得一提的是,按照7月23日星光和华晨装备的开盘价计算,两份转让协议均有折价。
事实上,私募基金通过协议转让方式积极投资股权由来已久。据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涉及私募基金的协议转让公告约有50起,而去年同期仅有40起;同时,今年以来协议转让公告数量已达近370起,而去年同期仅有不到350起。
协议转让具有吸引力
为何私募股权公司更愿意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参与股权投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私募排行榜网财富经理荣浩对记者表示,私募基金更喜欢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参与投资,这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及时满足资金需求,保证上市公司获得资金支持;第二,可以实现部分股权减持,协议转让可以帮助股东在一次交易中实现股份转让;第三,可以减少对股价的影响,相比于二级市场直接出售,协议转让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相对较小;第四,可以分担公司的债务问题;第五,可以实现产业整合投资,引导产业或相关基金形成合作优势。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向记者表示,协议转让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私募基金直接与上市公司股东协商交易条款,包括转让价格、数量、支付方式等,这使得私募基金能够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量身定制最符合其需求的交易方案。同时,协议转让可以快速实现规模化的股权收购。相比于二级市场分批买入,协议转让可以规避二级市场交易可能带来的股价波动风险和收购时间不确定性。此外,在交易过程中,双方可以更好地掌控信息披露的范围和时间节点,降低对股价的影响。
“协议转让也有利于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刘岩认为,协议转让可以让双方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治理结构等重要事项上达成共识,为私募股权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升公司价值提供更多空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