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园区;湖北省新增3D打印设备企业数量;湖北省3D打印设备专利申请数量;湖北省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
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全国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规模
受3D打印产品逐步规模化应用和部分3D打印设备压抑需求释放的推动,近年来我国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增长趋势。据赛迪顾问统计,2029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增长率约为19.5%。
—— 3D打印设备产业价值链分布
(1)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我国3D打印设备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组成。其中,材料成本包括生产中消耗的光学元器件、电子电气元器件等;人工成本主要来源于相关人员工资、奖金等;制造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模具成本、生产厂房及设备折旧成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费及其他不能直接收取的材料。从代表企业及整个行业的成本占比来看,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可达总成本的80%-90%左右,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约占总成本的10%-20%。
(2)行业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中国3D打印设备市场价格是由行业供给侧和制造侧的增值溢价以及消费市场需求弹性形成,并逐级传导。供给侧的成本价格包括核心零部件价格、技术价格、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传导至制造侧成为生产成本。制造侧结合供需溢价、研发成本、企业利润形成“制造价格”,传导至消费者。消费市场需求弹性也反作用于供给侧和制造侧,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影响3D打印设备市场定价。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政策环境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省级政策分析
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在省级政策推动下取得了显著发展。按照《湖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建立区域性3D打印创新应用中心。围绕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共性技术需求,加快3D打印关键部件激光扫描系统、打印系统的自主创新开发。重点发展组合式大型测量设备、大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小型高精度3D打印设备。加强钛合金冷喷涂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大型复杂铸件熔模、砂型3D打印工艺。此外,湖北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拟建设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设立3D打印产业基金等,为湖北3D打印及相关应用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这些政策措施共同推动了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3D打印装备技术路线多方向推进,湖北省对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规划,2021年10月29日,湖北省印发《湖北制造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动3D打印装备向大型工业化、高精度化发展;
注:以上保单数量统计截至2024年7月4日。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区域政策热力图
除省级产业政策外,湖北省下属12个地级市也出台了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区域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从2013年至今湖北省12个地级市发布的3D打印设备产业相关政策数量来看,武汉和襄阳发布的3D打印设备产业相关政策数量最多。在政策扶持的引导下,襄阳和武汉已成为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高地,在3D打印设备产业链构建、市场应用推广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注:①以上政策数量的统计时间范围为2015-2024年;②城市政策数量为统计时间范围内该城市3D打印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总数。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链发展现状图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链图
3D打印设备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核心部件及辅助操作系统的供应商;中游主要为3D打印设备,主要分为工业级3D打印设备和消费级3D打印设备;下游主要为3D打印设备的应用领域,3D打印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以工业级应用为主。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链企业图谱
纵观各城市,武汉市3D打印设备产业链企业数量在全省3D打印设备产业链企业总数中占比较大,整个3D打印设备产业链构建较为完善,成为带动全省3D打印设备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城市;十堰市、荆州市、襄阳市、荆门市、黄冈市、咸宁市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关注武汉、襄阳3D打印设备产业链发展,加快3D打印设备产业链企业落地,逐步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3D打印设备产业集群。
——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地图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产业园区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全省产业园区数量较少。从产业链分布来看,产业园区主营业务均涉及上游和中游,为3D打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现状
——新注册企业数量持续上升
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基础位居全国前列,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3D打印设备行业企业来省发展。据七茶猫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北省新注册3D打印设备企业数量增长迅速,2023年湖北省新注册3D打印设备企业数量达到峰值1058家,同比增长57.91%;总体来看,数量和增速呈上升趋势,湖北省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持续火热。
——市场规模位居全国前十
湖北省高度重视3D打印设备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根据查询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湖北省3D打印设备领域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2020年受整体环境影响,申请量略有下降,但总体申请量仍然较大。截至2024年7月3日,湖北省3D打印设备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全国第五。整体来看,湖北省3D打印设备行业研发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优质的创新环境为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D打印设备产量持续增加
3D打印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器、3D扫描仪、振镜、控制系统等,而激光器是3D打印设备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湖北省激光器的市场规模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湖北省3D打印设备的市场规模。从湖北省3D打印设备行业两家龙头企业华工科技、锐科激光的市场规模数据来看,2019年到2023年,两家企业相关的3D打印设备均呈现波动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湖北省致力于将3D打印装备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集群建设、质量标准提升、品牌建设、服务型制造发展、数字技术融合等,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湖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通知,到2025年,湖北省将推动建立区域性3D打印创新应用中心,加快3D打印关键零部件自主创新发展,重点发展大型工业级和小型高精度3D打印装备,加强钛合金冷喷涂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大型复杂铸造熔模及砂型3D打印工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助力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实施“六大重点任务”:
——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根据《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依托武汉、襄阳、天门、宜昌、孝感、荆门、十堰等城市,加快发展3D打印装备。“十四五”期间湖北省3D打印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如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