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智能计算中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中国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云计算企业,目前已在五大洲24个地区部署了31个节能环保的绿色云计算中心。季新华表示,在科创板上市为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创新,为我国科创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不仅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支持,还通过集聚效应和政策激励,为科技产业整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只是科创板企业向“新”迈进的代表之一。科创板秉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关键核心技术有突破、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如此定位的科创板即将迎来开业五周年。上交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573家,总市值超过4.89万亿元。
7月19日,科创板开市锣被收藏在中国证券博物馆。高志淼 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闫宏告诉记者,从数据看,科创板的“硬科技”背景在过去5年里成效显著,不少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实现上市融资,且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是研发投入巨大、创新成果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事实上,5年来,科创板也发挥了优胜劣汰的作用。闫宏说,企业上市后,有的业绩非常好,不断有新技术推出,有的则可能被市场“淘汰”。因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本身就存在风险,这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科创板给了科创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也让市场能够识别哪些企业有发展前景,哪些企业只是‘昙花一现’。”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研究员秦焕梅表示,5年来,科创板作为注册制先行者,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注入新活力、新动能,丰富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环节制度创新,为我国资本市场促进“技术、产业、资本”高度流通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微芯生物早期开发中心科研人员开展新药早期研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的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创板首家原创新药企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在“技术、产业、资本”的高层循环方面有着特殊的经历。
他介绍,借助科创板的资本赋能,微芯生物在硬核科技打造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牵头研发了我国首个原创抗肿瘤新药西达本滨、全球首个PPAR完全激动剂西他列汀,填补了国内治疗领域的空白;推动了药品审查规则、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保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行业生态的完善和新药研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鲁先平表示,科创板作为服务于硬科技的资本板块,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微芯生物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仅保障了新药研发项目的稳步推进,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秦焕梅看来,在新的全球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核心竞争力。在锚定新优质生产力、打造金融强国的进程中,科创板将继续成为强化中国耐心资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