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栋荣、周蔚文、葛兰等知名基金经理二季报出炉,调仓动作与后市观点引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这是邱东荣为其旗下产品聘请基金经理后首次披露季报,组合调整及展望受到业界关注。从披露信息来看,邱东荣旗下产品规模明显缩水,从持股情况来看,前十名中新增零跑汽车等股票。

中欧基金周伟文、葛兰等知名基金经理也在新披露的季报中分享了投资操作及展望。周伟文二季度加码养殖业、基础化工行业,增持机器人、智能驾驶相关个股,减持消费需求尚不明朗的传媒类股。葛兰则依然看好创新医药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邱东荣:管理层规模缩水,零跑汽车等新公司进入前十

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末,邱东荣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47.08亿元,较上季度的198.54亿元减少逾50亿元。

以邱东荣代表作中庚价值领航为例,该基金股票仓位由上期的92.5%减持至84.77%,前十大持股新增零跑汽车、利华股份、湖北宜化、华夏航空,快手、美团跌出前十。本季度,前十大持股中,湖北宜化收盘上涨39.09%,中国宏桥收盘上涨37.61%,涨幅较大。

另一只代表性股票中庚小盘价值的持股量较上期有所增加,前十大持股中新增华发控股、航宇科技、鼎盛新材、镇江控股,前十大持股中,镇江控股本季度收涨25.94%,涨幅较大。

投资港股的代表性产品中庚港股通价值的股票持仓也较上期有所下降,由99.47%降至95.94%。前十大重仓股新增华发集团、越秀地产、光大环境,快手较上季度增持,美团减持。本季度,除中国宏桥外,前十大重仓股之一的光大环境也收涨31.75%,涨幅较大。

丘栋荣、周蔚文、葛兰等知名基金经理二季报出炉,调仓动作与后市观点引关注插图

邱东荣在二季报中表示,在转型、债务、地缘政治等充满挑战的背景下,经济或市场并非稳中求进,权益类资产表现更加分化。前些年略显鸡肋的分红类资产,如今却是“明珠”。在风浪中,大船更似磐石,小船摇曳。他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风险化解是重要的宏观背景。当前市场普遍看重确定性,但要保持当下、敢于想象,难度相当大。在他看来,立足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正确承担风险、发掘具有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是一项持续的工作。

对于权益类资产,邱东荣认为,权益类资产处于系统性、战略性的配置位置,权益类资产调整周期长、区间足够大、估值水平低且风险补偿高,跨期投资风险低,右偏分布特征强,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资产类别。投资时不仅要看房地产、地方债风险的化解,还要看综合发展、产业竞争力、跨界布局、查缺补漏后的企业调整等进展。

此外,邱东荣称,并不否定市场重视上市公司股东回报的底层逻辑,但他认为高分红策略在趋势中被投资者不断强化和线性交易,标杆公司的性价比不断下降。“我们的思路是从周期、成长、资金供给或创新等可能性入手,寻找具有足够预期回报的潜在高分红标的。”

周伟文:加码养殖业和基础化工行业

周伟文在二季报中认为,二季度市场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创业板指数下跌明显。4月下旬,部分标杆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加之外资回归中国资本市场,A股开启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随着4月30日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积极信号,以及随后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在政策预期较为乐观的情况下,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然而,房地产优化政策落地之后,部分博弈政策资金开始套现离场,同时消费、金融数据阶段性走弱,导致市场进入回调格局,交投较为清淡。

周伟文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截至二季度末管理规模为123.49亿元,前十大持股包括万华化学、牧原食品、立讯精密、紫金矿业等。中欧时代先锋二季度基本维持年初的配置,相对大盘加码养殖、基础化工行业。“我们看好长期价值优秀,但短期业绩走势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较大的公司,认为这类公司2024年甚至2025年盈利有望明显改善,这类公司也包括全球竞争力明显的制造业,出口份额还能继续提升,我们在二季度也加大了配置。”周伟文说。

丘栋荣、周蔚文、葛兰等知名基金经理二季报出炉,调仓动作与后市观点引关注插图1

同时,他也看好一些新兴行业中能够持续增长的优秀公司。考虑到落地路径和市场需求的明确性,他增持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机器人、智能驾驶相关个股,减持了消费需求尚不明确的传媒类个股。此外,消费实体不活跃、量价两头受考验的食品饮料板块也进行了减持。

葛兰:继续看好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链

葛兰素史克管理的中欧医疗最新管理规模为327.87亿元,主要持股包括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华润三九等。

今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持续承压,板块估值水平进一步降低。面对承压的市场,葛兰在二季报中认为,在经历行业秩序规范的洗礼和内外部宏观因素的考验后,只有拥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和高效管理能力的优质公司才能真正走出行业调整周期,迎来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这也是投资的重点。基于企业长期价值的投资思路,继续关注创新药及器械及其产业链、消费者医疗、OTC等方面。

展望2024年第三季度,她在第二季度报告中指出,在重症医疗领域,医疗合规仍在各级推进,预计医院及企业已逐步适应更加规范有序的新环境,医院诊疗及企业经营活动持续向好。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仍处于行业合规的适应调整期,企业经营基数较低,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葛兰表示,依然看好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方面,除了支付端国家医保政策的稳定,各地也陆续出台了对行业创新的相关扶持政策。产品力方面,国内企业在ASCO会议上公布的数据表现良好,部分产品已成为合作伙伴全球临床管线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合作方面,随着国外授权企业数量和品种的逐步增加,国内企业在外部授权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对优势品种也在逐步探索新的、更具优势的合作方式。

创新药产业链方面,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有望带动创新活动逐步活跃。对于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创新服务公司而言,生物安全法预计仍将对其业务产生一定干扰。国内投融资环境仍处于逐步触底的阶段,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公司新签项目数仍呈现同比增长趋势,新签订单金额也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