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开展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唤醒你的钱袋子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表示,为帮助消费者及时了解银行账户状况,唤醒休眠“钱袋子”,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休眠账户”专项催收工作的通知》(金办发〔2023〕27号)要求,我行将开展“休眠账户”专项催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休眠账户”的范围

本公告所称休眠账户,是指5年以上无活跃交易,且截至2023年9月30日账户内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具体包括:

1. 活期储蓄或结算账户(不包括信用卡账户),且5年以上未进行活跃交易;

2.到期不自动转存,且自到期日起5年以上无活跃交易的定期存款账户。

主动交易是指存款、取款、转账、消费等交易,不包括利息计算和账户管理费。

多家银行推出“剪卡”活动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积极响应监管指导,开展“休眠账户”提醒专项工作。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宣布,将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银行“休眠账户”专项提醒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休眠账户”提醒工作。两大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旨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消费者“钱包”,保障账户和资金安全,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的开立情况。

图片

图片

7月4日,交通银行发布休眠借记卡清理公告。

图片

中国银行宣布,自2023年3月20日起,对连续18个月以上无活跃交易、无未清偿余额和存款的长期休眠信用卡,分阶段进行降低信用卡限额、停用或取消等相关处理。

自2023年3月31日起,对发卡后超过18个月未激活或已激活但连续18个月以上无活跃交易且当期透支余额、超额支付为零的长期休眠信用卡,恒丰银行将逐步停卡、注销。

平安银行宣布,自2023年4月1日起,将通过AI电话或短信等方式通知部分符合条件的久暗客户,若客户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照通知要求操作卡片,其卡片将被注销或账户被关闭。

图片

为什么要清理个人账户?

为何要大规模清理休眠账户?据媒体报道,“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银行陆续发布公告规范信用卡业务。从今年银行公告内容来看,除了加强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监控外,清理长期未使用的信用卡仍是重点工作。”博通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表示,银行清理休眠账户有两大好处,一是降低管理成本,二是防范电信诈骗、洗钱等犯罪。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正指出,银行对休眠卡的清理十分必要,一方面,休眠卡虽然日常使用不多,但仍在银行的数据库中,因此会产生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对休眠卡的监控较少,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与营销行为、授信管理与风险控制、资金流转、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规范管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

《通知》规定,客户连续18个月以上无活跃交易、当期透支余额和超额支付余额为零的长期休眠信用卡比例在任意时刻不得超过该机构发卡总量的20%。

北京商报报道称,除了清理休眠信用卡、限制持卡人数外,加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规范管理也成为优化调整的重点方向。

《2024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累计开通银行卡98.23亿张,环比增长0.37%。其中,借记卡90.63亿张,环比增长0.47%;贷记卡7.60亿张,环比下降0.85%。人均持有银行卡6.97张。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发布通知,宣布组织开展银行“休眠账户”专项提醒活动,要求自2023年10月起开始,为期一年。

业内认为,对银行而言,“休眠账户”虽然不产生日常交易,但仍在银行后端系统中,需要进行维护,会浪费银行成本;同时,对持卡人来说,银行卡过多,日常管理困难,增大了被他人冒用、账户被买卖、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极易造成财产损失。

编辑| 何小涛、杜宇、杜恒峰

校对 | 段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邮储银行、北京商报、

中国基金报、第一财经日报、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