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普通的羽毛球由16根羽毛组成,而每只鹅左右翅膀上最多有7根羽毛适合做羽毛球。因此,用近20只鹅才能做成一打(12个球)羽毛球左、右翅膀上的羽毛。
今年夏季,羽毛球涨价已成为普遍现象,7月份以来,尤尼克斯、红双喜等多家知名羽毛球品牌相继发布调价公告,各档次羽毛球价格涨幅达40%至60%。对于此次价格调整的原因,厂家将其归咎于原料成本大幅上涨,毛片严重稀缺,导致采购成本持续上升。
新闻媒体在近期采访中了解到,羽毛成本上涨固然是因为宰杀羽毛数量减少,但去年冰雪旅游的火爆也带动了羽绒服等产品的需求。加之新国标,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原毛价格。
今年鹅绒、鸭绒价格涨幅超30%
羽绒金网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各类羽绒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2024年上半年涨价更为明显,90%白鹅绒价格从905元开始上涨2024年1月的1220元/公斤,上涨至2024年7月9日的1220元/公斤,累计涨幅约35%;90%白鸭绒半年累计涨幅也达到31%。
羽绒黄金网运营总监吴宇表示,今年的羽绒市场“疯狂”,鹅绒价格涨至历史高位,主要原因是前期猪肉价格相对较低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影响了鸭肉、鹅肉的需求,进而影响了鸭、鹅的养殖。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统计,我国鸭子出栏量将从2019年的48.8亿只下降到2023年的42.2亿只。同时,鹅出栏量也将从6.3亿只下降到5.2亿只。百万。
吴宇说,他平时看到的屠宰量主要来自北方的规模化养殖和屠宰,但在南方,农户大多是散养,数据很难统计。但他发现他在与南方部分羊毛经销商的沟通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原毛供应出现短缺,由于原料短缺,羊毛经销商不断推高原料价格。
冰雪旅游和新国家标准推动价格下降
新希望2023年财报显示,相关禽业板块销售商品鸡鸭3.9亿只,屠宰活鸡鸭6.5亿只,均下降9%。
山东中信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新希望六和禽业事业部,以下简称“中信食品集团”)预计2023年鸭屠宰量将占全国的10%左右。羽毛是副产品,其中一部分外包给优质羽绒加工企业,一部分内部转化成原毛,作为羽绒原料销售。
对此,中新食品集团也回应称,屠宰量减少、原料短缺也是羽毛涨价的一大原因,但鹅鸭羽毛价格上涨应该是需求爆发所致在终端市场,尤其是去年冬天双十一前后气温骤降,带动了抖音电商渠道掀起一波羽绒服消费热潮,再加上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爆,销量也翻了一番。羽绒服需求的爆发,以及原料的紧缺,带动了鹅鸭毛价格整体上涨。
截至2023年底,哈尔滨已成为现象级的旅游胜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87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8.9亿元,双双创下历史记录。也带动了整个冰雪旅游的热度,促进了羽绒服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羽绒服的热销,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也使得羽绒原材料更加紧缺。
与2011版国标相比,新国标将“含绒量”改为“含绒量”,与国际接轨,对羽绒服填充料的要求也由原来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改为“含绒量不得低于50%”,这对羽绒服填充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来源:解放日报
羽绒服也未能免受成本上涨的影响
羽绒服也未能逃脱这波涨价潮!
早在去年冬天,就有消费者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反映羽绒服集体涨价,羽绒服涨价的消息也成为热议话题。
据了解,消费者“感受到”羽绒服价格整体上涨,且各企业涨价幅度不一,有从业者称,羽绒服平均涨价幅度在20%-30%之间在过去的两年里。
该人士认为,羽绒服涨价有几个原因,一是由于鸭绒、鹅绒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品牌服装使用鹅绒填充,成本进一步上升。二是从2022年开始,新版羽绒服标准对羽绒的品质要求有所提高,原料采购成本相应增加,加之部分企业受自身品牌定位影响,价格不断调整。
“相对而言,大众价位段的平价羽绒服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想调价,但不敢调。而中高端品牌溢价率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成本上涨的压力较小。”他告诉记者,一些品牌商出于各种考虑,其实会变相调价,比如把衣服里的鹅绒换成鸭绒,零售价不涨,但成本会降低。
浙江一家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表示,上一轮涨价是10年前的事了,2013年的禽流感导致禽产业链下游鸭鹅副产品原料羽绒短缺。当时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20%到30%,导致后来很多羽绒产品都涨价了。“今年羽绒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还是优先考虑利润, ”该负责人表示。
(综合自:第一财经日报、宁波晚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中新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