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20年9月8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北京服务业正式由“试点”升格为“示范区”。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北京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刚刚发布的《方案》提出了深化服务业开放的具体措施,在国家扩大服务业开放综合示范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互联网接入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的信息发布平台与递送服务、信息保护与处理服务等外资股比限制,积极鼓励电信领域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将提升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水平,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跨境数据流动绿色通道,同时以医药企业为突破口,加速外商投资医药健康企业数据合规出境。
医疗服务业也迎来进一步开放。《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及港澳台医生在京开设诊所,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等临床试验,支持干细胞、基因研发国际合作。按照国家有关安排,北京将在自贸试验区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基因诊疗技术开发应用领域开展先行探索。
人才是产业发展之本,为吸引国际人才来京,北京自2021年起推出《北京海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历经两次升级,去年推出3.0版海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实现海外职业资格覆盖面不断扩大。《方案》提出,北京将发布4.0版海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探索推进京津冀区域互认共享。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培训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针对本市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人力资源开展外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北京还将优化外籍员工停留居留政策,对拟在京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发放有效期不超过2年的签证或居留许可,允许其随行配偶和家属享受同等停留居留期限。试点地区还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入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受与专家本人同等停留居留期限,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聘用和推荐的外籍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办理永久居留提供便利。北京还将积极推动外国人永久居留卡在公共交通、金融服务、医疗保险、互联网支付等场景的便捷应用。
市商务局局长浦学东介绍,“两区”建设为外资企业发展带来了开放创新的产业政策,营造了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令人感动的“北京服务”。“两区”建设三年多来,北京已吸引100多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外资研发中心,6000多家外资企业在京发展,世界500强总部落户北京数量稳居全球城市之首。北京已设立17个海外国际商会“两区”全球联络站,服务范围覆盖1000多家海外企业,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