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分别比规模以上所有行业快1.8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在四川成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全球首台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采用的177芯设计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显著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在江西省南昌市,数字技术“提质增效”,“5G+智能工厂”通过5G网络即时将生产指令传达到生产端,高效连接芯片制造中的100多个工序,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至30%;在湖北武汉,人工智能“大显身手”,人形机器人精准高效地完成了灯罩检测、安全带检测、贴车标等任务,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智能自动化的华丽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行业向“新”向“绿色”转变较为明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新三”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产品出口额突破万亿元;造船市场占有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新材料、机器人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增长。
这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产业稳步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持续带动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江苏全省启动“装备更新行动”,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线全面升级;依托强大的制造基地,实施《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协同规划》,搭建设备供应商与需求企业沟通的桥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另一方面,浙江通过“数字经济赋能设备更新”战略和“未来工厂”建设规划,引导企业建设集智能生产、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作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工厂、智慧供应链建设加快推进。据业内专家介绍,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实施了智能制造项目,推动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定制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制造、低能耗制造,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展了技术创新升级路径,而且对促进品种增加和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质量和品牌的创造,从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的扩大。”上述专家表示,要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