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自发布以来,创造了很多新的记录,更是前所未有,截止目前,小米汽车交付量已经超过2.5万辆,仅6月份就交付了1万多辆。
按照小米的规划,2024年交付量将突破10万辆,力争达到12万辆。
其实大家都知道,对于小米来说,难的不是销量,而是交付。
因为是新建产能,汽车产能不是那么容易增加的,小米的产能跟不上需求。目前订单超过10万辆,但小米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交付。如果产能足够,每月交付5万辆、10万辆不成问题。
新增产能背后,小米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米此前并没有生产资质,借用了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公司的生产资质。因此,小米SU7的尾标是“北京小米”。
车企要想独立生产汽车并在市场上销售,需要取得两个资质,一是国家发改委的生产制造资质,二是工信部的产品准入资质。
此前,小米没有生产制造资质,只有准入标准资质,所以只能“绕路”,让北汽代工,不过近日,小米正式拿到了生产制造资质。
这意味着,未来小米汽车将由小米自主生产,不再需要依赖北汽资质,小米汽车上也将不再印有“北京小米”的字样,直接改为“小米”即可。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它意义重大。
蔚来2018年开始交付产品,此前用的是江淮的资质,但直到2023年底才取得生产资质。小鹏2018年开始交付汽车,此前用的是海马的资质,但直到2020年才取得生产资质。理想汽车2019年开始交付汽车,此前用的是力帆的资质,但直到2023年才取得轿车制造资质。
显然,相比蔚来、小米、理想汽车等,小米从开始交付产品到获得生产资质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足以看出大家对小米的支持与认可。
拿到资质之后,相信小米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以后小米将全面掌控制造和生产,可以完全自主掌控生产流程,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据媒体报道,小米即将推出一款SUV车型,一旦获得生产资质,其产能预计将快速提升。
所以到了这一步,虽然不能说小米汽车已经成功了,但雷军肯定是松了一口气,资质不再是问题,销量不再是问题,只等产能就行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