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时云电路创始人佘英杰宣布退出,将其所持25.90%股份以3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广东佛山顺德区国资局。
“创办”“退出”“出售”“国资”,单从这些关键信息来看,似乎又是一出上市民企被卖给国资的老套戏,但这场戏却有些不一样。
佘英杰给出了三点退场理由:
一是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应该退休,但是他的子女不愿意接手,甚至不愿意加入管理层。
第二,他称自己是香港人,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没能争取到国内客户,希望引入国有资本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第三,公司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我愿意却无力这么做。
时云电路主营汽车PCB,近几年主要做海外业务,国内营收占比从未超过20%。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如此火爆,但时云电路却没能抢到什么红包。
PCB是资产密集型行业,确实需要大量资金,但这类电子制造行业在香港已经不吃香了,有内资控股股东提供配套资金确实更有利。
至于佘英杰本人,1957年出生,今年67岁,确实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毕竟不是每个香港老板都能像李嘉诚那样工作到90多岁。
这样分析确实有道理,但实际控制人退出是否合理,至少还要看两个硬指标:一是分红多少,二是公司质量。
时云电路IPO募资12.6亿元,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红利17.83亿元,整体回报率达142%。
至于公司质量怎么样,就看卖给国资的时候,是不是一团糟。
时运电路目前账面现金36.64亿元,负债率33.7%,且无长期和短期借款,可以说是极其富有。
不仅有钱,还有创收能力,这是它上市以来的表现,规模和利润都在稳步增长。
我们来说一下成交价格,成交价格是20.2元/股,双方签订协议当天的收盘价是21.4元,比较公允。
最后我们来看看股东们的反应,从消息发布到现在,时云电路已经几乎出现了三次涨停,当然这其中,国有资本入主的概念占了很大比重。
怎么说呢?我不是在为香港老板们献媚,我写过很多套现走人的老板。股市里从来都是“好股不卖,坏股不卖”,遵循的规则大多是为了甩掉包袱,像这种没有重大瑕疵的,都是稀缺物种。如果不挑剔的话,佘英杰的套现从股东角度来说,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世赢电路发展于广东,但起源于香港,世赢电路的历史可以说是香港电子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1950年代末,日本索尼公司在香港设立收音机厂,专门生产晶体管收音机,标志着香港电子工业的开端。
到了 1960 年代,工厂越来越多,不只日本,美国、德国等外国电子公司也在香港设厂,当然这些工厂不只是收银机厂,还有制造、封装、测试各种电子元件的工厂。
为什么大家都选择香港呢?因为香港的背后是中国大陆,一个尚未开放的市场,对电子元器件和产品的需求巨大,香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
香港电子业依山傍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世纪70年代,电子业已成为与香港地产、金融、贸易并列的支柱产业,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上世纪70年代,香港有230多家电子厂,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佘英杰从福建泉州港登上了去香港的轮船。
到香港后,佘英杰进入了一家PCB厂,这个为了生存而打工的选择,后来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
1979年,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深圳,中国大陆面向世界的窗口开始逐渐从香港转移到深圳,包括香港的电子厂,都开始跃跃欲试地迁往内地。
原因当然很直接,人工成本太便宜,土地、政策都有,而且建厂后不用经过香港,一步到位,于是香港的电子产业开始向内地迁移。
1982年,佘英杰上班的工厂即将搬迁,但佘英杰想再等等看,便用自己打工几年攒的钱,在香港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他卖的东西很专一,主要是万用表的PCB,佘英杰就是靠这个产品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在1985年创办了自己的PCB制造公司——时云电路板,也就是现在时云电路的前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家电普及的年代,电视、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大家电都离不开PCB,佘英杰的生意在大陆家电的带动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1991年,佘英杰终于下定决心,把工厂迁往深圳,然而工厂虽然离内地更近,业务却开始向外转移。
当时我们主要与德国的西门子、博世,美国的,日本的松下等国际大厂合作,使得业务以海外为主,错过了国内的机会。
2007年,世云电路因深圳无场地扩大生产,因此再次搬迁至广东江门鹤山,但那时主要是为了满足海外电脑触摸屏电路板的需求。
很难理解从福建到香港的佘英杰为何对国内的需要视而不见,又为何无力、无暇顾及。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2017年时云电路上市,成为广东江门第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上市公司,当年规模达19亿。
如今,七年过去了,时云电路2023年的营收为45亿,相比刚上市时增长了一倍多,但这样的规模,它甚至还没有进入国内PCB企业前十名。
不过这或许也是佘英杰在香港经商多年,与内地老板稍有不同的原因,他不求大,只求稳,而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十运赛道。
稳定的前提是能够掌控一切,但目前来看,佘英杰显然无力掌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时云电路的新能源汽车PCB主要客户有特斯拉、三菱、丰田、大众等。说到新能源汽车,除了中国还有谁能做?海外要做,国内更要做好。接下来只能交给国资了。
值得一提的是,佘英杰即便出售了25.9%的股份后,其手中仍有22.02%的股份,为确保国资稳固的控股地位,佘英杰还出具了《不谋求控制权承诺书》。
此次转让前,佘英杰还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约2.5亿元。
2023年11月,佘英杰曾谋划变更控制权,当时时运电路停牌两天,但最终失败,并迅速解散。
从这些迹象来看,佘英杰还是很愿意离开的,由此可以推断,剩下的22.02%恐怕也迟早要有人接手。
2023年胡润富豪榜,佘英杰以65亿身家上榜,如果按照现在的股价来算,佘老板剩余的股份可以套现31亿,加起来正好是65亿,胡润算出来的账面价值一分钱都不能少,可以收入囊中。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