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在主题机会!
超过200起案件
2024年上半年,A股公司披露海外投资公告逾200宗,其中增资占比一半,这些投资相对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电子、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等六大行业。
◎顾英、柴留斌
A股上市公司出海热潮涌动,据上海证券报统计,2024年上半年,A股公司披露新增海外投资公告超200起,其中增资扩股占比一半。
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汽车、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企业仍是“走出去”的主力军。从产品、品牌到产能走出去,以中高端制造为主导的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正彰显着中国制造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从海外扩张路径来看,除了常规的股权并购、投资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外,与当地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等海外扩张方式也明显增多,体现出企业出海兼顾速度与稳定的心态。
海外业务助力业绩
相比近年来“新三样”在海外的火爆,我国汽车、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中高端制造企业海外生产布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记者整理了上半年200多家A股公司的海外投资公告发现,这些投资相对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基础化工等六个行业。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今年上半年,赛轮轮胎、新泉控股、贝特利等25家企业已宣布在海外设立新子公司、投资项目等新举措。
对于任何具有足够实力的公司来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意味着拥有比国内市场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海外业务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了贡献。
海外动作频频的赛轮轮胎近日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至21.8亿元,同比增长102.68%至108.41%。此前该公司已在柬埔寨、印尼、墨西哥等地建设多条生产线,并顺利投产。今年3月,该公司披露将投资2.51亿元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3.7万吨越野轮胎印尼项目,并对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9800万美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球化战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工作持续显现成效,产品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国内外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赛轮轮胎表示。
君和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179万元至3785万元,同比增长110%至150%。对于业绩预计增长的原因,君和股份表示,公司主营家用水泵产品以外销为主,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海外市场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复苏,同期公司在手订单恢复至历史高位,有效提升了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量及毛利率同比水平。
与此同时,君和股份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公司4月份披露,拟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由上述子公司与子公司共同在泰国设立子公司。此项目投资额为2亿元人民币。君和股份称,此举主要是为了增加公司泵类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遵循产业链布局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相继开拓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海外市场,记者发现,各行业不少公司出海都倾向于在同一地区进行投资。
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在泰国布局,上半年已有星瑞科技、荣泰股份、飞龙股份、启德新材、海泰科技等企业公布在泰投资新动向。
星瑞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为落实海外汽车电子及服务器结构件业务战略规划布局,公司拟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100万美元,包括但不限于购置土地、购置及建设固定资产等相关事项。公司表示,泰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年来承接了大量产能转移,相关产业链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满足公司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及周边客户业务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7月4日比亚迪泰国工厂的竣工,未来更多产业链企业或将把泰国或其他东南亚国家作为海外布局目的地。
不少企业都将新加坡作为“走出去”的目的地,如财兴股份通过其在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合资公司CMT ,并通过CMT 在柬埔寨设立公司,对柬埔寨公司总投资不超过1050万美元。
对于不少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或孙公司,新加坡德众咨询集团西南区域负责人李海宁认为,新加坡法律严格,在这里设立公司将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在新加坡设立离岸公司相当于给中国企业“穿上铠甲”,让其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保障中国企业的利益。从市值来看,新加坡元与美元的汇率比较稳定,方便企业进行国际货币的自由兑换。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后,企业更容易展开全球布局、全球采购。
追求速度与稳定
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出海路径各有不同,并购、设立子公司成为主要路径。不过,投资海外投资基金、在海外设立合资公司也成为部分公司的选择。这背后,体现出企业出海“快”与“稳”的心态。
例如,宇信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宇信香港向海外基金“数字创新基金”投资1000万美元。据了解,该基金目标规模为1亿美元,重点关注东南亚市场的金融科技、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机会。该公司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东南亚金融科技市场机会,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业务。
上半年,蔡耐股份、东方铁塔等公司披露设立海外合资公司的消息。其中,东方铁塔全资子公司汇亚投资与合作伙伴XDL MAX在老挝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钾肥勘探、开采、加工服务,生产钾肥供内销及出口。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表示,任何国家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走向全球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需要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但要警惕不理性的冲动。
“走出去,应该更多考虑合作共赢,比如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带动海外企业在这些国家的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何志毅说。
作为一家在海外投资二十多年的企业,三花智控在相继投资波兰、墨西哥、越南等地后,更加重视这些海外公司的管理。对于未来的海外建设,该公司表示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规范、业务透明化;二是安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各个工厂的情况。
在李海宁看来,真正全球化的企业,不再强调总部在哪儿,而是要求在运营层面,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在资源层面,通过单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和能力;在管理层面,高效、同步、规范地整合资源和能力,实现目标。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不仅需要在战略层面深思熟虑,更要有扎根落地的绝对实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