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A股主要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出,双创指数表现更为强劲。
港股方面,本周三大股指强势反弹,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本周涨幅均超过2%,其中周五的涨幅功不可没。
本周,格隆汇2024年十大核心ETF“全球视野,押注中国”最新业绩出炉,周涨幅1.47%,跑赢沪深300指数0.27%。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带动下,华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数ETF本周领涨,累计涨幅达4.24%,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紧随其后,周涨幅达3.17%。
本周,中国科创再次展现反弹势头,周四、周五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录得3.13%的涨幅,周涨幅达1.02%;博时基金恒生医药ETF本周上涨0.87%。
1、科创华夏本周连续两天上涨
本周,国科创新基金再次展现出反弹工具的潜质,周四、周五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周涨幅达1.02%。
消息面上,7月10日证监会连续发布两项政策,宣布暂停证券借贷业务、加强高频量化交易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科创板块投资。
此外,继7月1日召开证券公司“科创板八项措施”座谈会后,上交所于7月3日至7月11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召开多场基金公司“科创板八项措施”座谈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科创板八条”通过完善交易机制、丰富科创板指数和ETF品种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了适应深化投资侧改革的产品体系和市场环境,对于完善国内指数投资生态、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意义。
科创华夏跟踪的科创100指数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较高的弹性,从历史走势看,该指数在市场波动下跌时均出现过较大的回撤,但在市场指数多次反弹时表现出明显的业绩弹性。
与常规指数半年调整一次不同,科创100指数按季度进行调整,指数成分股更新速度更快,保证了成分股更新的及时性。
科创100指数的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从申万二级行业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在半导体、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电池、生物制品等新兴科技行业,科技创新和硬科技特征鲜明,成长风格突出,也是投资“科技赛道”的新工具。
在高质量发展和政策扶持背景下,科技创新长期投资价值受重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培育“新质量生产力”,涵盖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质量发展和政策扶持力度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长期投资价值备受关注。
02恒生科技指数ETF本周领涨,涨幅达4%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推动下,华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数ETF本周领涨市场,本周累计上涨4.24%。
今年4月中下旬,港股受海外资金再平衡影响,估值倍数有所回升,加上政策持续落地、科技转型逐步提升企业效率,原本预计整体基本面温和回暖,但5月开启新一轮回调。
中金证券认为,恒生指数PB仍低于净值,港股估值仍极具吸引力,估值修复及扩容空间充裕,海外资金系统性回流仍在路上。
周四美国公布的6月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开始大幅升温。中金公司认为,海外利率环境改善带动港股分母逻辑修复,但即便美联储降息进程再度低于预期,对港股的利空扰动仍或有限。同时,美国股市可能出现的高位调整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在高利率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将再次为被低估的港股带来避险需求的海外资金。
03创新药政策利好 恒生医药ETF有反弹空间
创新药板块本周周四、周五连续两天强势反弹,博时基金旗下恒生医药ETF两日涨幅达4.49%,一举收复本周失地,本周累计上涨0.87%。
从消息面来看,一方面,创新药今年以来获得多地政策支持,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为国家层面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定下了基调。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快速升温,未来全球流动性也将出现边际改善,从流动性上看有利于板块估值修复。
分析人士认为,创新药领域在经历初期震荡后,市场情绪趋于稳定,板块本身估值处于极低水平,加之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通过为行业带来政策明朗,国内政策的积极推动,再加上中国创新药企在ASCO会议上展示的创新药物和临床结果,预示着该板块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恒生医疗保健ETF跟踪的指数为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该指数为反映香港上市主要从事医疗保健业务的证券整体表现的市场参考指标。成分股包括50只根据《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股票,以及恒生行业分类中属于生物科技、制药或医疗保健设备的股票。
指数成分股涵盖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不同细分行业的个股,指数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属性。
具体来说,上游有药明生物,中游有百济神州、石药集团、信达生物,下游有从事药品销售的京东健康、阿里健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