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版面截屏图一张清单激发市场活力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截图

“一份清单”激发市场活力(新理念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从市场准入制度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市场准入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之一,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生动实践。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调“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破与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础制度,创新重大制度”。

新时代以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场“门槛”不断降低,市场规则更加透明,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和有效的政府更好结合,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体现改革决心和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本市场经济制度”。

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是重要举措。

什么是负面清单?就是“非禁止即准入”。各类经营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政府不再进行审批。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为了明确准入阶段政府职责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这个清单从外商投资准入管理开始,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我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实施,2015年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2016年在全国实施。

这一清单制度创造性地引入国内经济治理,2016年在4个省市试点,2017年扩大到15个省市,2018年推出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这个榜单生动诠释了新理念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我们在设计改革措施时需要大胆、稳健。”

敢为天下先。将负面清单引入国内经济治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这一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责任。

摸着石头过河。两个清单都是从试点项目开始,积累经验,然后逐渐扩大规模。

“改革既是破坏,也是建设,只要遵守规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版面截屏图一张清单激发市场活力插图

我们在制定负面清单时,坚持破“旧法”和立“新法”并重的原则,在清单实施的同时,全面清理涉及市场准入、投资、运营等法律法规,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

“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以整体视角、系统思维来统筹推进。”

负面清单制度带动了一系列相关审批、投资、监管制度改革,有力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使用负面清单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准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竞争发展的环境”、“从制度上、法律上落实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要求”。

从无到有,实现1亿有效客户,需要多长时间?一家改革诞生的民营银行给出的答案是:不到5年。

2013年,“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年后,国内首家试点民营银行和数字银行微众银行正式开业。

“短短几秒钟,300万元就到账了。”通过网上申请微众银行“小微创业贷”,深圳市学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裴在明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周转难题。

“享受了改革红利,我们要通过普惠金融把红利传导给更多的小微企业和广大民众。”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依托数字化优势,解决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已经服务了近4亿个人客户,超过450万中小企业申请了贷款。”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建立,让各类经营主体对“公平”有了更清晰、更深层次的理解——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审批、什么可以自主决定,一目了然、一视同仁。负面清单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累计接入充换电设施运营商209家、充电站3747座、换电站81座、充电桩4.45万个……截至今年5月,海南省公共充电桩接入率达100%,率先建成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张网”。3年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为海南量身定制全国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的专项措施,支持海南统一规划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支持有能力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成立投资建设运营公司。

“现在‘一网’可以跨平台充电,找充电桩也很方便。”海南省琼海市市民冯艳杰说,现在自己想什么时候出行都可以开着新能源汽车出行。

“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推动落实促进公平竞争政策”、“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这项改革不断深化,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目前实施的2022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较2016年试点清单减少64%的禁止和允许类市场准入事项。

强化落实定期报告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定期报告机制,目前已报告百余起,通过宣传推动落实和规范。

专项治理机制促公平。浙江省提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山东省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清理……

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使改革红利长期可持续地释放出来。截至今年5月底,民营经济经营者占全部经营者的比重由2019年的95.5%提升至96.4%。随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占GDP比重已达13%左右,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持续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建立负面清单

“我们要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负面清单是制度性开放的重要安排。

一份名单的“瘦身”时间表,折射出一家外资企业的成长历程。

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明确提出,到2022年,取消汽车产业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2018年10月,宝马集团起草协议,收购其在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25%的股份。2022年,该协议随着负面清单的生效而正式实施,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增至75%。今年,宝马再次宣布计划在沈阳生产基地增加200亿元投资,为新车型的国产化做准备。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已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想着用负面清单推动制度型开放。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服务业开放按下“快进键”——

今年3月,国内首家新设立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在华正式开业。

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清零”推动渣打集团加速在华业务布局。渣打银行(中国)行长张晓蕾表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渣打集团全球网络收入贡献最大的市场,我们对中国持续开放带来的广阔机遇充满期待。”

从最初的190项,到目前的全国版31项、自贸区版27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减法”,不仅实现了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加法”,也见证了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加速。

新版负面清单出炉,贸易领域制度性开放迎头赶上。

2020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推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8个月后,我国首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负面清单出台。不久后,香港特区律师邱焕发在海南省司法厅登记注册并获准执业,成为首位入驻海南律师事务所的香港法律顾问。

今年商务部发布了全国版和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已推广至全国,加速形成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4%。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会关闭。”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减少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形成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机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