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的营收依赖于其庞大的加盟网络,2021年至2023年,周大福的加盟店分别为3,694家、3,974家和4,288家,占总店数的98.1%、98.1%和97.8%。来自加盟模式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6.68亿元、人民币16.41亿元和人民币28.53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9.9%、52.9%和55.4%。与此同时,周大福在采购存货上的支出也在增加,2023年及截至2024年4月30日,其录得有息银行贷款分别为人民币8,410万元和人民币3.03亿元。招股说明书解释称,银行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其采购存货。
向加盟商销售产品作为加盟模式的核心,一直是周大福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这部分收入分别为10.75亿元、8.43亿元和20.2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6%、27.2%和39.2%。除了产品销售,周大福还通过向加盟商收取服务费和产品接入费来增加收入。相比于服务费,产品接入费是周大福重要的收入来源,近三年这部分收入分别为3.98亿元、6.27亿元和6.3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3%、20.2%和12.3%。 招股书显示,周大福的产品准入费每年在12万元至34万元之间。公司对新加盟商或现有加盟商新开加盟店提供产品准入费折扣。在过去业绩记录期内,无论加盟商从加盟供应商处采购的黄金首饰数量多少,只要加盟店销售周大福品牌黄金首饰,就必须向周大福支付产品准入费。
此前,周大福的加盟收入曾受到监管关注。2019年4月,周大福首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上市。2020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不予核准周大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的决定》,指出周大福首次申请A股上市期间,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增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加盟模式收入占比很高,新开加盟店平均销售额明显高于门店平均销售额。
除了加盟模式,周大福也在探索其他业务模式,比如线上销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线上销售收入分别为7.39亿元、10.72亿元和17.45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6.6%、34.6%和33.9%。
此外,招股书显示,周大福在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退换货政策有所不同。记者注意到,周大福不同渠道的退换货金额存在一定差异,且差距在逐步拉大。2021年至2023年,周大福自营店退换货金额分别为130万元、210万元和90万元,加盟商退换货金额分别为1520万元、470万元和180万元。相比之下,自营网店退换货金额逐年上升,分别达到3390万元、5670万元和9660万元。
涉及多个商标权的纠纷
记者梳理招股说明书发现,周大福对加盟商的控制有限。如果加盟商违反规定,比如销售未经授权的产品,可能会严重损害集团的业务和声誉。过去曾出现过知识产权纠纷、索赔和负面舆论的先例。在过去三年中,周大福分别与570家、634家和739家加盟商终止合作,主要原因是加盟商自愿终止合作,包括未能续签加盟店所在地的租赁协议、未能满足其店铺管理要求等。
未来,随着周大福不断拓展产品线,知识产权侵权索赔风险或将上升。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周大福已涉及司法案件606起,其中商标侵权纠纷占比68.77%,其中91起为被告。除了商标纠纷,招股说明书显示,周大福2021年至2022年的受限存款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2022年发生广告合同纠纷,导致银行冻结930万元。目前周大福涉及两起执行案件,共计21.7万元。
招股书显示,“周大福”品牌是其推动珠宝产品销售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周大福也声称,在产品研发方面,其旨在对标国际顶级品牌,引进和整合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确保其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然而,2021年至2023年,周大福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984.4万、946.2万、993.5万,占当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4%、0.3%、0.2%,呈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周大福则更加注重广告,其广告及推广费用近三年逐年增加并突破亿元大关,分别达到5981万、8902万、1.08亿元。在招股书中,周大福也多次提及营销对公司的重要性。招股书显示,在这个行业发展强势品牌需要对营销和客户服务进行大量投资,并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有效的销售及营销措施对周大福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至关重要。若未能改善或维持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公司的销售及业务前景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记者就其加盟模式、研发支出等问题致信周大福,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