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坍塌后续处置加速,退赃开启,投资者有望挽回损失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追缴赃款工作启动,被骗资金的投资者喜出望外,“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但想要追回这些钱并不容易。

万亿规模的中植集团崩盘后,后续处置正在加速。

在警方对中植集团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立案侦查3个多月后,3月16日,平安北京朝阳官方微信发布声明称,已对公司高管等主要涉案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和赃款损失追缴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警方还要求涉案公司其他相关人员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主动退还违法所得,对主动退还所得、认罪悔罪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通知下发后,恒天财富、新湖财富、高盛财富、大唐财富等涉案公司员工陆续收到退还违法所得的短信通知。

据“信托圈内人士”透露,有员工接到电话,被告知退款金额,有人要退560万左右。另一位理财经理称,他要求退的金额是280万,但他算了一下是250万。

恒天财富一名前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2018年自己在公司工作了4个月,开过1笔订单,就收到退款短信。此外,也有行政人员表示也收到了短信。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植理财公司倒闭,涉及15万高净值客户,单个客户最大投资额超50亿。一位购买了中植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在网上留言,“终于看到一点希望了”。

破产的中植集团还能榨干多少钱?投资者或许只能继续受苦了。

薪酬近亿元高管领取退休金最多?

去年11月,警方通报指中植集团下属财富管理公司涉嫌犯罪,但未具体说明罪名。

当时,广东光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倪敬华撰文指出,本案应主要涉及非法集资两项罪名,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向公众非法募集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其以募集资金向集资参加人支付的利息、红利等收益以及向帮助集资人支付的中介费、福利、回扣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

结合警方通报,还预计中植集团理财公司普通员工需要归还被盗资金。

中植系理财产品

但从你的口袋里拿出这笔钱并不容易。

3月16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2016年至2018年在恒天财富担任初级理财顾问,一直处于被淘汰的边缘。2018年8月,他因连续三个月没有业绩,未达到考核标准而离职。他表示,“收到这个消息真的让我很惊讶。”

对此,有网友在该帖子下方的评论中表达了不满,“恒天小理财师每个月的业绩至少有200万,两年的业绩至少有4800万,2016年的佣金很高,应该有1.2%以上,所以50多万的佣金是真的。”

还有网友称,自己身居行政职位,但因为给理财顾问下了订单,也收到了退款短信,“觉得很不公平”。

但无论怎样,引发中植集团崩盘的固收产品涉嫌违规,向客户销售所获得的佣金和提成均属于不当利益。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退钱的人都与四家理财公司的固收产品有关,时间应该是相关产品正式上线的2017年或更晚。

除了普通员工外,四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究竟要偿还多少也备受关注。

此前有报道称,在中植集团财富管理公司倒闭前,四家财富管理公司的高管年薪颇高。其中,恒天财富总裁周斌年薪约9500万元,恒天财富董事长崔同悦年薪约5200万元,大唐财富董事长张冠宇年薪约2500万元,新湖财富总裁赵厚朴年薪约21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周斌在金融行业深耕多年,加入恒天财富后,用三年时间将上海分公司从一个小团队发展成300多人的核心公司,并于2014年出任恒天财富董事长。

据悉,周滨为人低调,自律性极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2018年,周滨在与吴晓波对话时,定义自己一生只有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干了16年,现在这份工作再干16年。

中植集团旗下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恒天财富,截至2021年11月底,资产配置规模达1.5万亿元,这也促成了周斌的天价薪酬。

说起退款,在几家理财公司中,周斌可能是退款金额最大的。

有分析人士称,此案可与盛大金禧非法集资案相提并论,盛大金禧案中,一名团队负责人涉嫌非法集资161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20万元,责令退缴违法所得29.96万元,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610万元。

投资者是否可以松一口气呢?

去年7月29日,一位曾在恒天财富工作7年的理财师发布道歉信,称中植集团所有财富产品募集、赎回均已暂停。此事涉及约15万高净值投资者,其中单个客户最大金额逾50亿元,债务违约金额高达2300亿元。

这封道歉信,引发了潜伏数年的致命危机。4个月后,中植集团用一封“致投资者的道歉信”将危机充分暴露,称公司总资产约2000亿元,因负债巨大,扣除存款后相关负债本息约4200亿至460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很快,警方对中植财富公司涉嫌违法行为展开调查,今年1月5日,法院裁定受理中植集团破产清算申请。

据了解,中植集团由谢直坤于1995年创立,在这位毫无金融业经验的创始人的带领下,中植集团于2001年进军信托业,此后逐渐掌握了一套资本运作的密码,建立了庞大的产融“帝国”,一度控股数十家金融公司,参股50多家上市公司,搅动数万亿资金。

而支撑这个庞大帝国运转的核心,就是中融信托,该公司早期是由中植集团通过重组收购而获得的。

恒天财富、新湖财富、高盛财富、大唐财富成立后,中植集团的资本运作进入巅峰,简单来说就是中融信托财富管理公司融钱,然后收购上市公司资产,再推高股价,套现走人,如此循环。

《2020中国独立财富管理公司20强榜单》显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盛财富分列第2、3、4、11位,累计规模分别为11549亿、6000亿、8500亿、1000亿,中融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也超过7000亿。

中植系理财产品

近年来,中植集团与地方黄金交易所或伪黄金交易所合谋兜售定期理财、定期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8%-12%。据媒体报道,由于监管不力,募集的资金大量流向中植集团自有项目,但中植集团投入的资产却不断缩水,资金池枯竭,最终轰然倒塌。

去年8月,中植集团旗下理财产品逾期兑付的消息传出后,一份当月中植集团总部相关人员与投资者的沟通录音被网上泄露。

根据当时的情况,中植曾于当年7月初邀请毕马威进行审计,主要包括财务状况、负债、资产等,审计后可得出赎回率,目前赎回率仍在核实中,预计审核时间不超过一年。

录音还提到,未来将处置或盘活资产,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房地产融资项目、债权资产、房地产及物业资产等。

资产虽然看上去颇为复杂,但主要集中在股权和债务上,实际价值早已大幅减值,可收回的金额很低,能以半价套现已经非常乐观。

债务资产应该算是最大的一块,据说应收贷款有800亿到1300亿元,但谁也不敢保证能收回来。

房地产及物业资产包括一些土地使用权和三四线城市的房产,但在处理资产过程中,无法用投资时的资金进行估值,可能会有折价或溢价,评估需要时间。

上市公司股权方面,据称控股公司有8家,参股公司有13家,中植集团去年上半年出售了3家上市公司股权,但雷霆之后,一直没有股权出售的消息,或许很难卖出去。

中植曾表示,未来的还款方式多为现金加股权,股权包括房产、债务、债转股等。

一位不良资产行业业内人士分析,中植集团资产变现难度较大,2000多亿元的总资产只是账面价值,大部分都是年限较长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资产减值严重,不仅处置难度大,而且金额也相对较低。

因此对于中植集团来说,去年声称的债务本息规模大概是4200亿至4600亿元,但实际债务可能高于这个数字。

中植集团目前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按照相关程序,法院将指定破产管理人或清算组;随后要求债权人申报债权,并向中植债务人追偿债款;债权人申报完毕后,将依法按优先受偿顺序受偿。

按照法律规定,债务受偿顺序首先为普通职工工资、社会保障等,其次为抵押、质押、动产留置权债权,再次为普通债权。

对于中植财富管理公司的十多万投资者来说,他们有限的资产能收回多少本金,只能听天由命。

中植系理财产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