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表示,新规进一步规范了现行理财产品的操作,在提高此类资产安全性的同时,也可能对其收益产生制约。为此,理财或将通过资管产品和委托投资等方式拓宽投资范围。年初,资管产品规模环比上升3.0个百分点至21%,到三季度,其占比继续上升至27%,约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4个百分点。进一步对比渗透前后理财的资产配置情况可知,理财通过资管产品和委托投资主要投向货币市场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分别约1.4万亿元和0.8万亿元。
目前管理产品的外包渠道主要为保险资金和信托,借助非银行资管机构的渠道和人员,可以有效拓宽投资范围,提高交易能力和效率。
据媒体报道,除了增加收益,信托还能帮助现金管理理财平滑和调节业绩波动。对于部分该类型新发行产品,在新发行初期规模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注入业绩优异的资产,很容易提升七日年化收益率。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一款现金管理产品于2023年12月下旬成立,七日年化收益率“一枝独秀”,从4.99%跌至2024年1月21日的2.67%。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收益资产,是理财通过信托建立起来的水库(平滑信托)。信托账户除了支撑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还能通过吸收和释放收益,平滑理财产品的业绩波动。
一位公募基金业人士向媒体透露,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可以与信托公司合作,将产品年化收益中超过基准的部分100%提取,归管理人所有。当实际收益高时,通过精准控制,只给客户对应基准的收益;当实际收益低时,用先前提取留存的收益进行弥补。
开源证券首席银行研究员刘成翔指出,总体来看,现金理财的多元化外包优势和信用债品种的下沉是其“攻守兼备”的两大武器,未来协议存款、信托计划投资等政策收紧或将到来,现金理财收益优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表示,通过信托渠道操纵收益的行为,实际上违背了监管的“穿透式”取向,增加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也危及了业绩的公平性。
加大吸筹力度 理财公司纷纷“介入”调整利率和赎回时间
除了收益率、波动率两个重要业绩指标外,现金管理在费用、“营业时间”等方面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昨日,平安理财发布公告称,平安理财31期日增3号现金管理理财产品销售费率自2024年2月1日起调整为0.1%/年。据Wind数据,此前该产品销售服务费率为0.15%/年。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根据Wind公告,自2024年以来,已有近15家理财公司宣布费率下调。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理财公司下调产品费率是为了宣传机构陪伴投资者、让利投资者的理念,这种营销方式有助于稳定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相比公募基金等资管行业其他产品,目前理财产品费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费率下调主要针对新品或特定产品,大规模下调费率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多家理财子公司纷纷进军“理财夜市”,推出24小时理财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农银理财、粤银理财、平安理财、招行理财、光大理财、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延长了部分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的交易时间。
例如上周五光大理财官方海报上发布的“阳光碧乐活21期A”产品,在交易日24:00前即可申购或赎回,视为当日交易,收益于T+1日计算或到账。此外,农银理财“农银安心·天天利”申购赎回时间也延长至晚8点。
本文来自FICC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