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集体申报上证科创板首批材料获接收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多家基金公司入市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平安基金、先锋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集体申请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产品,相关材料已收到。 其中,平安基金申报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基金,另外3家基金公司已申报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型基金。

这已是市场集体申报的第三批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产品。 不过,与前两批基金均为指数挂钩ETF产品不同,这批基金不再“滚”入ETF赛道,而是回归普通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

据悉,早在2023年,市场上就掀起了基金公司集体申购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产品的热潮。 2023年8月11日,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发布仅三天,博时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国泰基金四家基金公司就申请了首批产品。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等四家头部基金公司集体申报上交所科创板。 2023年11月后,除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外,其他六家基金公司也将陆续设立上证科创板支线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目前已设立的挂靠上交科创板100指数的产品中,首批上交科创板整体规模排名第一,规模为四项产品突破20亿元。 博时上证科创板和鹏华上证科创板规模分别为65.61亿元和57.13亿元,位居同类指数基金前两名。 第二批设立的中国上交所科创板规模紧随其后,规模为51.21亿元。 剩余资金规模不足10亿元。

杰出的中小型股和成长型股票

据中证指数网站介绍,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主要选取上证科创板中市值中等、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该指数与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

与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大市值风格不同,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更注重中小盘风格,样本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约61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上科创100指数权重股前五名分别为汇泰医疗、百济神州、九号公司、绿和谐、瑞创微纳。

业内人士分析,科创100指数的高弹性和高科技含量可能是吸引众多基金公司入市的重要原因。

博时基金认为,科创100指数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小市值和成长型创新。 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均衡,聚焦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涵盖医药、电子、机械等前沿科技企业。 该指数具有成长性高、估值合理、长期投资价值突出等优点。

“科技成长属性与小盘风格的高弹性相结合,预计在反弹行情中表现突出。” 鹏华基金2月中旬发布观点认为,从短期超跌修复来看,结合估值、量价、技术形态等指标,指数呈现探底反弹走势; 长期来看,随着行业趋势逐渐明朗,以科创100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

创造差异化的三大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数产品开发日益火热的环境下,不少基金公司都在加大指数产品线的投入。 新产品也频频出现在各类行业指数和综合指数中。 但当业界普遍看好某一指数产品时,基金公司需要注意如何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

多位基金专业人士坦言,除非喝醉,否则盲目追随热门指数产品可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现有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布局时,后来者往往会受到“马太效应”的制约,难以扩大规模,流动性也容易受到限制。 还有许多基金最终被清算。 因此,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尤为关键。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围绕同一指数,目前业内较为常见的差异化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端、收费端和交易端三个方向。

产品方面,除了抢占指数发布后产品申报的第一时间窗口外,差异化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普通指数产品、指数增强产品、ETF产品、ETF链接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各种份额; 费率方面,很多基金都采用较低的费率来形成竞争优势,比如最近推出的中信建投证券; 交易方面,通过新增流动性服务商等方式,增加基金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