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挂钩海外股指的ETF产品迎来了“丰收季”。
数据显示,目前境内市场挂钩境外各类股指的ETF产品已达106只。 截至去年底,这些ETF产品总规模达2686.7亿元,较2022年底增加771亿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挂钩海外股指的ETF产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吸钱”效果,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一是美国股市创出新高,带动美股科技板块相关指数大幅上涨; 相关ETF产品创造了可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境内投资者认购。 其次,港股的估值洼地效应也带动不少境内投资者采取逢跌买入的策略,使得港股医疗保健、香港互联网、恒生科技等ETF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成长。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博时恒生医药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广发纳斯达克、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ETF产品规模两者均增加超过30亿元。
一位基金销售机构运营经理向记者透露,去年以来,国内投资者投资全球资产配置的数量大幅增加,有投资者甚至将海外资产配置比例提高到20%——包括各种类型的链接位置。 海外股指ETF产品已成为他们全球配置超重资产的首选。
原因在于:一是国内投资者认为ETF产品采取被动投资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基金管理人主观投资产品的“错投”行为; 其次,去年以来美股科技指数的涨幅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美股,可以创造良好的回报。
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美股指数涨幅超过20%,主要得益于苹果、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这7只股票的“贡献”。 数据显示,这7只股票去年整体涨幅达到75%。 相比之下,其他标普500指数股票的平均涨幅仅为12%。
“这让华尔街不少投资机构开玩笑说,有7只科技股成功,有7只科技股失败。今年这7只科技股股价一旦出现涨跌,可能会拖累美股指数“ETF产品净值大幅下跌。”上述基金销售机构运营总监表示。 目前,建议境内投资者考虑配置香港互联网、香港医疗保健品等估值较低、投资安全性较高的ETF产品,并对盲目追捧美股ETF产品的风险高度警惕。
港股ETF似乎“跌多买多”
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欧美股市屡创新高,国内投资者越来越青睐与美股指数挂钩的ETF产品。
数据显示,华安纳斯达克、华安德国30(DAX)ETF等多款产品2023年回报率将超过20%。
良好的赚钱效果无形中成为了该类ETF产品持续吸钱的“最好标志”。
上述基金销售机构运营总监透露,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市场一度认为美联储高利率将导致美股和美国科技股大幅回调。 但出人意料的是,去年四季度以来美股屡创新高,进一步提振了国内投资。 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过去一段时间,每当与美股挂钩的ETF产品开放申购和赎回时,很多投资者都会趁机认购股票。”他告诉记者。 但他们也会向投资者发出风险提示——美股创新高后,未来美股继续上涨的机会可能会减少,投资者需警惕美股高位回落的风险。
他透露,不少投资者也意识到美股“高海拔、天寒地冻”的风险,纷纷将投资注意力转向估值较低的港股ETF产品。
近一个月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多只港股ETF产品净流入超过10亿元。
原因是:一是港股目前的低估值带来了较高的投资安全边际;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和增长,港股估值也会上升; 第三,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资金可能回流港股市场,带动港股估值反弹。
“事实上,国内投资者持续买入港股ETF产品,具有较强的逢低吸纳特征。” 该基金销售机构运营经理认为,由于2023年不少港股产品净值将下跌20%左右,境内投资者继续加仓,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持仓成本,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你也不会错过港股反弹的机会。
7 只成功的科技股和 7 只失败的科技股
尽管美国股市屡创新高,挂钩美股指数的ETF产品净值大幅上涨,但市场争议也随之而来。
近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表示,目前美国股市的被动投资(ETF产品)占比过大,而被动投资实际上依赖于少数主要选股人的决策,这往往会放大股价波动。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的数据显示,目前苹果、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这7只股票的市值约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30%,接近最高级别。 而在覆盖全球85%可投资股票市场的MSCI全球指数中,这7只科技股的权重之和已经超过了日本、法国、中国和英国股票的权重之和。 因此,其巨大的市值将对美股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华尔街也意识到,目前美股的走势基本上是7家科技股上涨,7家科技股下跌。”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2年,这7只科技股股价下跌40%,导致美股总市值损失4.7万亿美元,拖累标普500指数当年下跌12%。 相反,这七只科技股的价值去年增加了约4.641万亿美元。 与同期标普500指数相比,标普500指数总市值增加了6.027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这7只科技股为标普500指数去年的涨幅贡献了约77%。
他直言,这7只科技股股价再创新高后,华尔街也存在着关于它们能否继续上涨的较大争议。 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较高,使得科技股估值有望进一步走高;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加正在减缓这些股票的收入增长。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公司去年营收预计增长0.7%。 如果剔除上述7只科技股,其整体营收将下降4%。
“市场普遍预计,即使今年上述7只科技股的营收增速放缓,其他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营收也可能会增加,形成有效的对冲。” 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 不过,如果这7只科技股营收增速下滑导致其股价大幅下跌,仍有可能刺破美股泡沫。 毕竟,目前上述7只科技股的估值明显偏高。 例如,英伟达的远期市盈率为25倍,微软为31倍,苹果为30倍,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9倍的市盈率。 因此,当市场突然不再追捧这7只科技股时,可能会导致其股价大幅下跌、估值快速回归,进而导致挂钩美国的ETF产品净值大幅下跌股票科技指数和美国股票指数。
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直言,一些目光敏锐的美国资管机构已经开始逐步减持与美股科技指数挂钩的ETF产品,以规避美股大幅回调的风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