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搭建分仓软件投资者的乱象似频繁了起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日,四川证监局在辖区监管工作专栏发布公告称,已配合公安机关查处辖区首例“期权类”违法操作案件,有效打击了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保护投资者的财产权益。 这起案件始于2020年,涉及数万名投资者,涉案金额超过8300万元。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共计110万元。

数千投资者被骗交易

事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20年4月,犯罪嫌疑人王某、吴某等人向长沙百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购买软件开发服务,组织建设“上海ETF期权”、“沪深两市”选项”和“选项”。 将“策略通”等三套具有分散仓位功能的期权交易软件私接入证券公司交易系统,使该交易软件具备交易“上证50ETF”期权的功能。

随后,王某又培养李、徐、梁等人成为多级代理商,并成立石家庄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沪深期权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洛阳沪深期权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主体利用互联网渠道夸大宣传,诱导不合格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

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已注册成为该软件用户、绑定银行卡、充值资金、进行期权交易。 软件后台自动收取每笔交易15元的手续费。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各级代理商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频繁怂恿投资者操作。 投资者因未能有效识别期权交易的性质和风险而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21年3月,西充县公安局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分析研判,发现相关涉非线索。 2021年4月底,发起统一封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 2023年9月20日,西充县法院作出一审公开宣判。 判处主犯王某有期徒刑5年,其余同案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4年,并处罚金合计110万元。

此前曾发生过“金融V”翻车事件

在使用代理选项和仓储软件时,早年割韭菜、收取佣金的案件时有发生,而且涉及的人数和金额往往巨大。

2022年7月,证监会官网披露,拥有400万粉丝的上海财经网红徐某峰自2021年起在微博、直播间发布虚假投资平台广告信息,诱导投资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50ETF。黑色平台。 选项。 经上海证监局核实,不到一年时间,就有350余名投资者存入资金,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 徐某峰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协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虚假广告罪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具体来说,徐某峰利用自己作为财经网红的影响力,在自媒体上发布大量包含“几千元就可以开户做期权”、“多空双向交易”等诱惑性话语, “高杠杆、高利润”等广告信息,欺骗粉丝添加助理QQ号或微信,下载“上证ETF期权APP”开户、交易期权。 由于此类APP并非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合法平台,投资者在其上开户、交易往往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徐某峰不当宣传的背后,还有陈、李两个关键人物。 2019年,陈某、李某等人与他人签订代理合同,代理期权仓储软件。 他们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未取得期货期权经营资格,从事非法期权经营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款“仓储软件”,他们选择与徐某峰合作,利用徐某峰的影响力吸引粉丝投资该软件,而徐某峰每单可以收取20元左右的佣金。

期权交易软件有哪些_期权交易软件app_期权交易软件怎么看

证监会还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相信所谓的金融维维推荐,要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平台,坚持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

这与四川证监局近期公布的案件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个案例利用“金融V”的影响力虚假宣传流量,另一个案例则利用传销式宣传设立多级代理商,利用数量优势吸引流量。 引导不合格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 本质上,大多数投资者是被诱导和欺骗而在非正式平台上进行期权交易的。 加之缺乏相关知识,他们常常被“牵着鼻子走”。

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投资

期权交易投资通常有交易门槛。 就50ETF期权而言,个人投资者需要满足多项条件:一是开户前需要通过上交所的相关知识测试; 其次,需要有期权股票模拟交易的经验; 三、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值资金账户可用余额须大于人民币50万元并维持20个工作日; 四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无严重不良信用记录和市场禁入情况; 五、必须已在证券公司开户6个月申请人必须具有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资格,并具有6个月以上期货公司开户和交易经验。

大多数不合格的投资者对期权了解甚少,被“欺骗”参与期权交易。 期权交易是一种高风险投资,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较高。 很多投资者在“高回报”广告的诱惑下,常常陷入诈骗陷阱。

非法期权分割交易操作平台以高额佣金向这些投资者收取订单和资金。 有些操作是通过自己正规渠道开立的衍生品账户发送到交易所进行的。 其他人甚至没有投入实际运营。 而是在一个虚假的交易平台上操纵数据,所有的钱都落入了犯罪嫌疑人的口袋。 在这两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失,这些投资者基本上无法获得任何赔偿。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线上渠道在给投资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 对于各种网上证券交易,投资者擦亮眼睛明辨是非非常重要。 一些地方监管机构和交易所也对此进行了投资教育。

山西证监局整理总结了网络违法证券期货活动中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合法机构、专家免费推荐牛股、直播间推荐股票背后“杀猪”、利用“内幕信息”等诱饵进行诈骗。 、非法代客理财、销售股票交易软件、诱导参与新型投资、以“追回损失”、虚假“原始股”、“转让上市”、“境外上市”为名进行二次诈骗,并出售“投资者教育”或“股票交易”课程。

北京证券交易所通过两起重大违法股票期权案件提醒投资者澄清官方渠道,对虚假信息加强核实,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投资。

案例1:某日,张先生接到自称A公司员工的电话,邀请其加入微信群,推荐其参与个股期权交易,声称“风险低、回报高” “亏损小,利润无限”,您只需要5万元就可以购买价值100万元的股票,没有强制平仓的风险,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利润。 张先生经不住诱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根据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APP交易软件,注册并通过个人网银转账完成存款。 一个月后行使期权时,标的股票没有上涨,几万元的专利费全没了,账户里的余额也提不出来。

案例二:2017年至2018年,钟某、叶某等人控制福州亿德公司,利用刘某的渠道作为资管产品认购人购买股票期权,利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实施诈骗活动。 组织公司员工利用微信、QQ、直播等方式冒充分析师发布操作建议,冒充客户推销,制作虚假利润表制造客户存款假象,欺骗投资者购买股票期权他们推荐的。 截至案发,共有300人被骗参与场外股票期权交易,投资者损失超过2300万元。

本文来自美联社记者 肖菲欣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