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由于策略更丰富、长期收益弹性更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
在众多策略中,又以股票多头策略最受青睐。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交易手段逐渐丰富,股票多头策略也逐渐演化为主观多头策略及量化多头策略两种。
由于当下中国市场缺乏相应的对冲产品,所以量化多头策略的黄金时刻依然需要等待。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当下市场最受欢迎的主观股票多头策略。
1
何为主观股票多头策略?
主观多头策略,顾名思义,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对股票进行投资决策的策略。
其主要特征在于依赖基金经理及其投研团队自身学术背景、认知能力及投资经验进行决策,因为严重依赖人的决定,所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据数据统计,股票策略基金的收益率相对债券基金以及混合基金等其他类型基金,从过去几年A股市场表现观察,都是排在前列的。
2
主观股票多头策略的收益是如何产生的呢?
股票多头策略很少利用衍生品或者对冲工具来进行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或者说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是不对冲的。
如果不看好后市的话,股票多头策略主要采用降低仓位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其收益一方面来自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基金经理在配置股票的时候,会去买入那些在未来有潜质上涨的股票,等达到目标价后再进行卖出操作,进而获取投资收益。
也就是通过低买高卖获得收益,所以说,股票多头策略看重的是基金的选股能力。
价值型主观股票多头策略基金的选股能力,其实就是赚公司成长的钱,学会陪伴优秀企业共同增长,是此类基金最核心的投资方法。
另一方面来自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我们都知道,再好的股票,它在市场上也是波动的。而作为股票型投资基金、当然也不可避免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所谓择时能力,就是在股票即将上涨时候,去适时地把仓位加上去,然后在预期股价下跌或者即将下跌的时候,把仓位再降下来,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这个就是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择时,更多的是赚别人的钱。
就是别人在发生定价错误的时候,基金经理及时发现了这个错误,然后把交易对手的收益转到自己这边来,这其实是赚博弈的钱、赚市场的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用通俗的话讲,是靠运气赚钱。
赚别人的钱,本质是个零和游戏,只有赚公司发展的钱才是硬道理,才具有可持续性,也是真正靠能力赚的钱。
有实力的股票多头策略基金经理,通常都是以基本面为基础去选股,再利用市场经验进行择时操作来增强投资收益。
3
主观股票多头策略基金那么多,我们如何选择靠谱的基金管理人?
首先,要观察管理人的过往经历。
在基金行业,有经验的基金经理一定是稀缺资源。
基金经理管理年限越长,投资经验越丰富,对市场的理解也会越强。
虽然说,经验不能当饭吃,但通常来说,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在应对各种极端情况时,会更加沉着、自信,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
尤其是经过多次牛熊周期“洗礼”的基金经理,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业绩通常令人惊叹。
在筛选基金经理时,最好优先选择从业超过十年以上(也就是说,至少经历过两轮牛熊),连续管理一只基金超5年以上,且跳槽次数少,有责任心的管理人。
因为,具有稳健沉着性格的基金管理人,是优秀基金经理最基本的禀赋。
其次,要考察管理人的过往收益。
看优秀管理人,无论公募、私募,少看年度排名,建议多看长周期收益,3年、5年,甚至很久,尤其是长周期的相对排名。
因为,如果靠运气赚的钱,也很快会因为运气消失而逝去。
投资不该是短跑,而应是长跑,需要基金管理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最后,要审查管理人的风控能力。
绝大多数基金投资人,只去看基金过往的赚钱记录,而忽视基金管理人的亏钱记录,这是非常狭隘的。
要知道,优秀的基金经理,一定是打不死的小强,如果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该基金管理人依然能够屹立市场,那么说明这位基金管理人,一定有着过人之处,尤其在风控上,有着独到的地方。
我们经常讲,优秀的投资人通常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能够经历市场极端考验,这种基金经理绝对值得关注。
主观股票多头策略是目前全市场最受投资人青睐的策略,主因是通俗易懂,赚钱效应相对明显,因而成为很多基金投资人的首选。
未来,在资管新规过渡期过后,随着非标产品不断面临清退,预期资金不断从房地产领域转移至股票市场,主观股票多头策略将会迎来越来越广阔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