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太买主动基金了,甚至在不断抛掉这两年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图片:红花

今天是平凡的一天,我今天正在做研究。

我想看看市场上的钱正在购买什么以及它青睐什么。

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这两年,大家的投资品味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项变化是:

人们不再购买主动型基金,甚至继续出售它们。

这两年,主动型基金面临着尴尬:基督徒纷纷撤资,不再玩了。

份额正在缩小。

非常直观的展示历史活跃基金份额变化:

注:统计不包括货币资金和债务资金,下同。

主动型基金将在2020年和2021年炙手可热。

大量新推出的基金。 例如,2020年,主动型基金占比飙升近80%。

这么多的子弹在给股市注入血液,同时也在炒油,催生牛市。

良好的市场环境催生了基金热潮;

资金火爆,市场再度繁荣。

但去年和今年,机构开始偿还债务。

老基金不断被废弃,新基金卖不出去,基金份额开始缩水。

缩水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毕竟是有拐点的。

这也意味着很多人对主动型基金的信心已经崩溃。

近两年来,主动型基金很难向股市发射子弹。 如果他们不退缩就好了。

这也使得该组织非常简陋且无组织。

一旦反弹,机构就会抛售,不断减仓、抛售股票。

因为我们要处理基督徒的救赎。

此外,北上的基金也在不断抛售。

曾经炙手可热的龙头股开始受到打压,无力上涨。

但并不是所有基金都惨不忍睹!

指数ETF基金越来越受欢迎,非常受欢迎。

虽然这两年有所下降,但是大家还是越买越买。

指数基金份额持续扩大的直观体现:

价格越低,购买的人就越多。

目前指数基金的份额是 2018 年的五倍多。

两个原因:

首先,指数基金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买指数基金的人喜欢逆势操作。

有一颗“抄底”的心。

市场越接近底部,你就越愿意大量买入。

今年增持超过100亿的基金全部是ETF:

科技、医药、恒生科技、沪深300、半导体、创业板...

天哪,我起鸡皮疙瘩了。

我认为 -

底部加仓的方向还是不错的。

etf基金的规模是怎样变化的_基金规模可变的是_什么叫基金规模变动率

etf基金的规模是怎样变化的_基金规模可变的是_什么叫基金规模变动率

不仅是散户,国家队也是这么做的。

10月底上证跌破3000点时,汇金公司跳出来,宣布将“继续增持”ETF。

后来我确实买了很多沪深300。

信心稳定了市场。

直到最近,国家队可能还会时不时出手。

综上所述,基金经理对基金的信任神话已经崩塌。

我宁愿卷起袖子亲自去做。

要么买ETF,要么自己买股票。

ETF是一种工具——大家选择自己看好的行业,押注贝塔收益,而不是依赖基金经理。

正确的。

除了主动基金被放弃和指数蓬勃发展之外。

今年还有一个现象——

有一批短线资金正在回避机构的重仓持有。

专门炒小盘股,甚至一些细分行业的微盘股。

前几天北交所热了,华为产业链细分的火爆……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说白了,我不想再跟机构玩了。

设置您自己的牌桌。

当然,我个人并不同意普通人采用这种策略。

因为很多小盘股业绩不佳,股价波动较大。 赌注太高了。

只是说这就是目前的市场状况。

至于什么时候会改变呢?

比如那些曾经的蓝筹股能否崛起? 或者也许会有一个更热门、更广泛的市场。

有两种可能性。

1)要么美国加息放缓,外资大幅回升。

2)要么国家队继续坚决大刀阔斧抄底,从场边吸回来。

另外,我认为——

即使这些情况不发生,一些行业也会出现结构性趋势。

比如科技创新、创业、医药……等。 价值被充分低估,且下行空间有限,可能会出现修复。

不要过于悲观。

风险提示:

以上所有基金均不代表推荐! ! ! 它只是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对当前市场状况的解释。

我不建议大家跟风买热点。

一个想象的想法:

这两年大家都被主动型基金伤害了,越来越多的ETF用来获取贝塔收益。

近年来,ETF 的份额大幅增长,目前是 2018 年的五倍。

买ETF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越跌越敢买。

即使它升起我也不会错过它。

然后等到ETF成为市场主流。 到那时,市场可能会更加稳定吧?

没有这样的执着和坎坷。

股市风格会更加成熟吗? 慢慢往上走会更容易吗?

哈哈,这只是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确~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