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发布电价执行新规,宣布从6月1日起来开始实行。这是根据发改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的。
这个通知的发布在网络上引起了讨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新规的施行会不会造成居民用电价格的上涨呢?
合并大工业用电
我国的用电类型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工商业用电和大工业用电。
这些用电种类的电费价格是不同的,这次发改委公布的新规中的重点就是将大工业用电与工商业用电合并。
新规发布后,工商业用电将会统一收费,也就意味着大工业用电这个种类被取消。
在大工业用电和工商业用电合并后将采取新的收模式,主要有单一制和两部制两种,按照用电量的不同收取费用。
在这一新规施行后,很多新能源车主开始担心车辆的充电成本是否会上涨,因为充电桩和充电站的用电都是工商业用电,本来很大一部分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是它相较于燃油车更加的节省费用。
如今工商业用电收费调整,是否会造成电费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造成影响成了车主最关心的事情。
还有居住在商用公寓的居民,商用公寓的用电也包含在工商业用电之内,电费调整后他们又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其实多地的两种用电的价格并没有上涨,以新疆为例在新规施行后大工业用电相对降低0.0137每千瓦时,工商业相对下降0.0146每千瓦时。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和居住在商业公寓的业主也不必太过于担心,新规的重点是工商业用电统一入网和收费标准,因此价格的影响不算太大。
那居民用电的情况又如何呢?
居民用电的收费
目前我国居民用电的价格在0.3771元和0.617元之间,最高的是上海地区,最低的是青海地区,全国居民用电的平均价格为0.542元。
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电力主要由西部通过“西电东输”线路输送的,其中包含了运输费用,因此东部地区电价普遍高于西部地区。
目前我国城镇地区普遍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不同的用电量对应不同的用电价格。
以中部地区的郑州为例,年用电量在2160千瓦时以下的按照每千瓦时0.56元的价格收取,这个价格也相对接近全国的平均电价。
2160至3120千瓦时部分按照0.61的价格收取,每千瓦时加收0.5元
超过3120千万时则按照0.86元收取。
目前正是炎热的夏天,是居民用电量大幅度上涨的时候,这个时间迎来电力收费新规的施行,居民用电的电费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规定呢?
会不会再上涨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发改委公布的文件中有明确的说明,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价格不会变化,仍然按照之前的价格销售,所以担心电费上涨的顾虑完全可以打消。
但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发布了施行分时电价的通知,比如重庆和广东地区,分时用电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时区的用电规定为不同的价格。
以重庆市为例,新规施行后全天将分为低谷时段和高峰时段,低谷时段为8点到11点、17点到20点、22点到24点,高峰时段为11点到17点、20点到22点。
在高峰期电费将会提高0.1元每度,相应的低谷期电费会下降0.18元每度。
但居民也可以自己决定,如果不愿改变,还可以按照之前的方式,分时收费并不强制。
总体来说分时电费收取标准施行后,平均电费并没有上涨,还略微有所下降,但是居民要注意用电时段,尽量在低谷期用电,这样可以节约一些电费。
上述的电费收取标准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不便于计算,但是这些方法最主要的还是鼓励大家节约用电以及尽量错开用电高峰期,减少电力供应的压力。
结语
我国目前用电资源相对充足,特别是一系列的西电东输工程建成后,发电成本低廉的西部地区的电力得以输送到东部地区。
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也让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大大减少,但近些年我国的用电量也在逐步提高。
以2021年为例全年用电量达到83128亿千瓦时,每年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增长。
因此我们还是要坚持节约用电,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些白白损耗电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