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普跌,对消费赛道有何影响?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春节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能源、农产品、化工、黑色,几乎无一例外,均出现了普跌行情。此间,消费也迎来一波调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消费是否会延续调整?

大宗商品价格普跌,对消费赛道有何影响?

回溯历史:消费和大宗商品的历史表现

下图我们整理了2004年至2022年800消费指数和wind商品指数的表现,通过回溯指数的历史情况,我们发现:

大宗商品价格普跌,对消费赛道有何影响?

 

→ 当消费需求走强时,会加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刺激大宗商品价格走强,此时消费需求增速往往大于大宗商品,企业进入盈利上行周期;

但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企业的成本上升,高价也会遏制需求继续增长,消费类企业利润空间收缩,企业进入盈利下行周期。

同时,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高利润吸引原材料厂商扩产,供给增加,随着需求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从供给不足走向供给过剩,价格开始下跌。

→ 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弱时,消费类企业的经营成本下降,企业利润扩张,企业重新进入利润上行周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长期来看有利于消费,特别是中国对外资源依赖度相对较高,受益更加明显。

上述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通常是由经济下行带来的,经济下行也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企业采购原材料具有一定的周期,原材料价格下跌传导到企业利润端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投资者可以在结合大宗商品的动态来综合评估消费赛道的投资

CPI-PPI扩张:开启利润扩张周期

在大宗商品下跌的过程中,如何判断投资时机呢?

CPI-PPI之差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参考指标。其中,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反映的是企业原材料成本,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的是居民需求。CPI-PPI走向扩张,意味着未来企业的利润有可能走向扩张,带来企业盈利增长。

如下图所示,当前CPI-PPI正走向正向扩张,消费类企业特别是需求比较有刚性的商品,潜在盈利空间有望放大。当前国内CPI正处在低位,但财政与货币政策积极,经济复苏有望带来消费需求端的进一步复苏,为CPI-PPI进一步打开空间。

大宗商品价格普跌,对消费赛道有何影响?

 

从调整时间与空间来看,中证消费自2021年起,已调整超过2年时间,最大调整深度超过40%,估值水平处在历史相对低位,消费类基金的配置价值值得期待。(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区间:2021.1.1-2023.5.24)

消费配置:提前布局,分批买入

目前,由于欧美衰退尚未来临,全球总需求或仍有下行动力,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行,但消费行情通常领先于大宗商品价格见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24日,wind大宗商品指数已自最高点回撤达到33.5%,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接近2019年的水平。

因此,风险承受能力允许的投资者可以结合大宗商品价格合理安排消费投资的布局。由于宏观大环境相对偏弱,消费行情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优质标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地分批买入,静待CPI-PPI进一步扩张,带来企业利润进入上行周期。

在客观理性分析市场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我们不宜不被短期波动所干扰,应坚定对优质标的的持仓信心。要相信优质的标的终会迎来市场的价值回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