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引言民富绝对的刚性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15678元;经营净收入:4352元;财产净收入:2463元;转移净收入:5157元。
  • 上述四项合计27650元,也就是说前3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50元,四项收入占比分别为:56.7%:15.74%:8.9%:18.65%
  • 数据反映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其次为转移净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较少。这里名词解释一下转移净收入:主要包括,离退休金、各类补贴、赡养收入、赠送收入、出售财产等等。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分析表

我们都知道,居民收入是真实反映一个地方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可靠性比较高,是衡量民富水平的主要依据。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百姓的实际收入如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自2022年10月以来,国家、各省市区统计部门先后发布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小编整理了各省市区有关数据,简要分析如下:

01全国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27650元,名义增长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而我国同期GDP实际增速3.0%,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速。

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482元,实际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600元,实际增长4.3%。城乡收入倍差2.57,城乡居民收入仍有明显差异。但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收入。

02各省市区居民收入差异明显,分四个梯队

从31个省市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对比来看,可分为高收入、中间偏上收入、中间偏下收入、低收入四个梯队。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全国各省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排名

前三季度,有9省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重庆。其中,上海、北京、浙江高居前三甲。

第一梯队:其中,上海、北京居民收入双双超过5万元,加上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共有7个省份超过3万以上,这些省份均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百姓富足,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水准已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属于我国居民达到相对高收入水平的第一梯队。

上海居民收入位列榜首。前三季度,上海以59472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拔得头筹,北京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名,与上海差距只有微弱的875元差距。按照目前3.7%的增速,到2022年底,北京有望超越上海。#上海头条##北京头条#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上海近郊

第二梯队:山东、重庆、辽宁、内蒙古、安徽、湖南、湖北7省区分别位列第8至14位,属于我国居民收入中间及偏上水平的第二梯队。

其中,前三季度,山东以28768元领跑第二梯队,山东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强省,经济实力强劲,人口资源丰富,发展潜力非常大,作为老牌工业强省,随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动能不断加码,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山东必将大有可为。#潍坊头条#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山东潍坊寿光小镇蔬菜大棚

这一梯队不得不提辽宁,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老工业基地,城镇化率、老龄化都较高,但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则偏低,但辽宁的底子厚,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人均存款居高不下,更是位于全国绝对前列。未来,在东北振兴的大潮中,辽宁能否再立潮头谱新篇,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值得期待。#沈阳头条#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沈阳CBD

第三梯队:包括江西、四川、海南、陕西、河北、山西、广西、宁夏、河南9省区,属于我国居民收入中间及偏下水平组。9省合计人口超过4,44亿,接近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我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主体人群,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

第四梯队:包括吉林、黑龙江、云南、青海、贵州、甘肃、西藏、新疆8省区,属于我国居民收入低收入水平组,与东部地区发达省市区差距明显,一些地区财政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转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03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中西部强,东东北部弱

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来看,呈现中、西部强,东、东北部弱的局面。

西藏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国,达到9.2%,贵州增速7.2%,湖北增速7.1%,三省区均实现高速增长,分列前三位。增速超过全国5.3%平均水平的有15个省市区,其中12个省市区增速超过6%,均实现了较高速增长。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西藏牧民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人口密集的中部6省中,湖北、山西、湖南、江西、安徽5省增速均超过6%,明显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也略高于西部地区。

而东北地区增长比较缓慢,特别是吉林,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是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因受疫情影响,吉林经济增速同为负增长。进入第四季度,吉林经济整体企稳向好,居民收入增长于年底前转为正增长。

0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东低西高

从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来看,呈现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走高的趋势,与经济发展平衡度息息相关。

小编整理了绝大部分省市区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并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倍比数据,用以反映各省市区城乡收入差,从反映的数据分析: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2014-202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2014-2021年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57,高于世界普遍认可的2以下的适度标准,从上述8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图表分析,计算出2014年至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分别为2.75、2.73、2.72、2.71、2.69、2.64、2.56、2.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前三季度来看,较去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62下降了0.05个点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前三季度,有19个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低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另外有7个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低于2的有3个省市浙江以1.81排名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浙江是国家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个省份,是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探路者,先行者,浙江正在率先垂范。#杭州头条#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富民指数最高的浙江省

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天津、上海两个直辖市,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相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增速不明显,但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富民指标较高。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航者,国家经济的风向标,富民水平同样是样板。

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来看看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排行榜

北京市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由于北京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倍比无从考证,但从上海的数据来看,比较有参照价值,北京与上海应相接近。

此外,海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5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分别达到2.06、2.08、2.09、2.11、2.14,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在缩小,已经非常接近适度合理区间

而云南、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超过3,收入差距较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仍需更多探索,多渠道增加各类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就当前来看,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已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是个好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