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对于量子科技,我所知的可能也相当粗浅,毕竟要搞懂量子物理,搞懂量子纠缠,搞懂薛定谔的猫,的确是需要有大量知识沉淀,我们是外部人员,不是科学家。所以量子科技对于我们的吸引力在于应用:一个是量子通信,点对点的通信专线,由于量子纠缠原理还没有找到,所以量子在通信过程中就没有信号拦截的手段和方法。还有一个是量子计算机,根据量子逻辑叠加态,这里面原理可能更加复杂,就是用量子纠缠来表示计算机基础的0和1,以量子的叠加态形成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和普通计算机比特不同,量子比特是叠加态,所以不只是0和1,而是更加复杂的量子状态来整合到运算当中,所以量子计算机拥有比普通计算机更高性能,这种性能提升可能是几何级别的。而实际上在国外已经有量子计算机用于云服务器,云计算本质就是IDC,说白了就是租服务器。而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可以在云计算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而量子是无法被复制的,当一个量子作为一个态,比如说旋转,那么另一个量子也会相反方向旋转,两个量子态之间的距离可以无视。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人类也不清楚。正因为人类不清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测两个量子之间的态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但我们没有办法来复制量子态,来改变和拦截通信的传输。这就是量子通信。实际上就是专线通信,核心就是通信安全。
所以,我们限定了量子科技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量子计算机,一个是量子通信。两者之间,量子计算机比量子通信需求更大,毕竟通信上互联网的开放性还是主流,专线通信有点类似当年的电报,专线电话之类的需求。其他量子科技概念没有必要知道。我们所知的概念股。比如:国盾量子,蓝盾股份。要强调如今量子科技很多都在概念状态。即使量子时代到来,这些企业也未必会成为量子龙头,但他们是先行者,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于,这些企业的技术到哪个程度?所知国盾量子和潘建伟院士有联系,潘建伟院士是量子计算机上的真正大拿,个人认为应该属于根正苗红的量子计算概念股。稳健投资人此时不宜过度投入,此时定位依然是风险投资,未来拥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真正商用需要漫长岁月,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盾量子无法用财务指标衡量,此类投资绝对要利用沉没资金。
高层在学习量子科技,这也是量子科学在未来应用的一个起点,个人认为,对于未来,我们一定要保持美好的憧憬。虽然不宜过度乐观,但是积极参与总还是可以的。至于量子科技,有人真的一直还是怀疑态度,这种怀疑投资人也应该有,但要清楚,这种怀疑是因为我们认知并不在同一水平线,我们学习的能力不足导致我们看不懂量子科学。但的确,下一次技术革命,当摩尔定律在硅芯片上面已经到达极限,有可能我们只能依赖量子科学来保持生产率的提升。甚至最终让计算机拥有人脑的运算能力也要依赖量子力学。所以,给自己埋粒未来的种子,挺好。
个人认为,目前投资人还是集中于,医疗,消费和科技股,至于周期股,阶段性,会水,技术好的投资人,可以参与一下。普通人牢牢的选定一个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方向,追逐愿意开发新产品的企业投资即可。投资可以是聚沙成塔,作为一项储蓄。而不要过度关注短期涨跌。现如今大数据下,机构投资人能够摸清你的买卖心态,你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本文给大家带来一些行业的追踪报告,供参考。
行业分析
【电器设备】
投资要点:申万电气设备 7019 上涨 1.18%涨幅弱于大盘。风电站 6.16%,发电设备涨 3.37%,核电涨 3.09%,工控自动化涨 2.52%,锂电池涨 2.22%,新能源汽车涨 1.68%,发电及电网涨 0.65%,光伏跌2.67%。涨幅前五为中能电气、全信股份、天际股份、中元股份、易事特;跌幅前五为锦浪科技、中电兴发、石大胜华、璞泰来、隆基股份。
行业层面:电动车:9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13.8 万辆,同环比+68%/26%,前 9 月累计销 73.4万辆,同比-17.7%,上通五菱 2.4 万辆、比亚迪 1.9 万辆、特斯拉 1.1 万辆,分列前三;9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 6.6gwh,同环比增 66%/28%,宁德时代 3.1gwh,占比 47.7%;乘联会建议“十四五”期间继续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特斯拉 7 座版 Model Y 有望提前至 12月初交付; 特斯拉下周二发布全自动驾驶 beta 测试版;戴姆勒计划在德国附近工厂生产EQS ;威马汽车正式开启上市辅导,拟在科创板上市;蔚来 NOP 领航辅助功能正式推出;工信部鼓励 LFP 电池在通信基站大规模使用;宝马计划召回 2.8 万辆插电式车。新能源:国家能源局公布 8GW 竞价项目正式转平价,光伏平价项目累计 55.8GW;国电投、国能投、中广核十四五光伏规划超 50GW;国网公示最新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639.6MW;10 月光伏玻璃、胶膜再涨 13-20%,组件企业供应链压力凸显;中能建公司 1.2GW 组件集采结果,隆基、正泰、晶澳、阿特斯、晶科等 10 企业中标;央企集采占比突破 70%,组串型逆变器迎来“最好的时代”;单晶硅料价格小幅下滑,均价下调至 94 元/kg,大尺寸产品价格持续坚挺;美国 ITC 正式对叠瓦太阳能电池模块、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启动 337 调查;晶澳 182 组件下线,年产 5GW 电池和 10GW 组件项目正式投产;爱旭成立欧洲研究院,2020 年底达成 36GW 高效 PERC 电池产能。工控&电网:9 月全社会用电量 6454 亿度,同比+7.2%。
公司层面:
思源电气:1)20Q3 营业收入 21.37 亿元,同+19.28%,归母净利 3.71 亿元,同+70.43%;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0.68亿元,同+20.57%,归母净利8.32亿元,同+102.93% 。2)计划使用自有资金 2 亿元设立制造中压开关设备的全资子公司。
星源材质:20Q3 营业收入2.69 亿元,同+66.11%,20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6.10 亿元,同+18.52%;20Q3 归母净利 0.31亿元,同+33.96%,20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 1.02 亿元,同-47.55%。
晶澳科技:预计前三季度盈利 12.00 亿-13.30 亿元,同比增长 72.17%-90.82%。
雷赛智能:预计前三季度盈利 1.34 亿-1.48 亿元,同+90.01%-110.01%;预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6.83 亿元-7.32 亿元,同+40.00%-50.00%。
天合光能:预计前三季度盈利 7.55-8.36 亿元,同+98.77%-120.10%。
赣锋锂业:1)预计前三季度盈利 3.30 亿元-3.65 亿元,同+0.25%-10.89%。2)“赣锋转债”转股价格由 41.98元/股调整为 41.68 元/股,“赣锋转 2”转股价格由 61.15 元/股调整为 60.27 元/股。国轩高科:预计前三季度盈利 0.70 亿-0.90 亿元,同-87.90%-84.44%。
宁德时代:拟授予激励对象459.09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 0.20%,业绩考核目标 2020-2022 年三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500 亿元。
隆基股份:李春安拟减持不超过 3771.76 万股,不超过总股本 1%,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通威股份:证监会核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8.58 亿股新股。
恩捷股份:下属公司江西通瑞收到高安市财政局拨付的 2020 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934.74 万元。
亿纬锂能:近日收到德国宝马的供应商定点信,定点项目名称“BK48V”。
科达利:注销全资子公司湖南科达利。
天顺风能:拟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在未来十二个月内预计新增提供不超过 45 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诺德股份:为子公司青海电子 1.5 亿元综合授信提供担保。
投资策略:9 月国内电动车销量 13.8 万辆,同环比高增 68%/26%,爆款新车型如期上量,年底冲量全年预计 120 万以上,下半年增长 40%+,9 月开始全面满产满销,10 月中游排产继续环比 10%+,六氟涨价到近 9 万/吨,Q3 三重拐点明确;欧盟拟将 2030 年减排目标提高为 60%,进一步超预期,9 月主流国家注册 14.1 万辆,同比+165/58%,大超预期,今年预计超 110 万,同增 100%,明年上修到 180-200 万辆,同增 60-80%,特斯拉 Q3 近 14 万交付全年 50 万,全球电动化大趋势明确,明年国内和海外均高增,强烈推荐特斯拉和欧洲供应链等全球龙头。十四五光伏年均装机有望从 60GW+上调到 75GW+,中国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值,2060 年碳中和,欧盟碳排放目标进一步提升到 60%,中欧两国在绿色发展上意见一致,将加快光伏从辅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进程,短期各环节价格趋稳,Q4 旺季,今年国内装机估计 40-45GW,同增30-50%;竞价转平价 8GW,明年上修至 65GW+,海外光伏需求欧美一直不错,全球 120-130GW左右,同增 10%左右,明年确定性大年,全球 160-180GW,同增 35%+,Q3 业绩预计继续高增,强烈看好光伏龙头。工控今年 Q1 同降 12.4%,先进制造同增 15%+,Q2 增长 6.4%,先进制造同增 25%+,龙头订单今年一直很好,7 月开始行业普遍很好,强烈看好工控龙头。电网投资总体持平,结构性倾斜,电网设备龙头向好。风电 20 年继续抢装,估计 30GW+(20%+),海上风电持续增长。
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和组件全球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龙头、优质客户和领先技术)、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上半年大超预期、动力总成全面突破大幅减亏)、锦浪科技(组串式逆变器龙头、业绩超预期高增长)、晶澳科技(组件一线龙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阳光电源(逆变器龙头增长超预期、储能业务前瞻布局)、通威股份(硅料和 PERC 电池龙头、硅料大幅涨价)、福斯特(EVA 和 POE 膜绝对龙头供不应求、感光干膜等新材料上量)、璞泰来(负极全球龙头、LG 等海外占比高、隔膜和设备加强布局)、当升科技(正极龙头、海外占比高、员工持股计划托底)、新宙邦(六氟和电解液涨价、氟化工也超预期、业绩高增)、宏发股份(新能源汽车继电器全球龙头、传统继电器超预期复苏)、科达利(结构件全球绝对龙头、客户锁定宁德和 Tesla 等)、恩捷股份(湿法隔膜全球龙头、LG 等海外客户放量)、爱旭股份(专注高效电池的龙头、单瓦利润恢复超预期)、国电南瑞(二次设备龙头、电力物联网受益)。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
【电子行业】
1、苹果召开秋季发布会,新机系列预售数据展望乐观
苹果推出 4 款 iPhone 12 系列机型,实行分批发布及预售。除了 5G、摄像、LiDar等明显的升级外,产品在 Magsafe、超瓷晶面板等细节进行微创新。从线上平台预售数量及经销商备货数量看,销量展望乐观。
2、差异化销售策略下,iPhone 12 系列分支机型增多
iPhone 12 系列四款机型发布,实行差异化定位的销售策略。苹果发布 iPhone 12系列新品,首次推出 4 款机型,是历史上同步推出机型数量最多的一年,价格区间范围下至 iPhone mini 的 699 美元,高至顶配版 iPhone Pro Max 价格 1399 美元,覆盖目标人群范围更广、选择丰富。2019 年安卓厂商陆续推出 5G 系列手机,而苹果阵营在通信际代上始终落后一个身位,本次 5G 机型的发布消除前期阻碍换机的因素。侧重用户体验的细节微创新,仍是近年来 iPhone 新机的主旋律。
3、 iPhone 12 系列受追捧,存量换机与竞品缺位是主要驱动力
iPhone 12 系列首日销量亮眼,经销商备货信心增强。因上半年 iPhone 11 主动降价去库存,苹果已对新品备货趋于谨慎,而上市首日线上官网及经销渠道的线上销售受到追捧,出现京东自营旗舰店 iPhone 12 首批货售罄等局面,平台预售数据乐观,我们预计后续国内经销商备货方面是往年的翻倍,将接近 1100 万部。我们认为 iPhone 销量表现亮眼的原因在于 iPhone 存量用户的换机需求与当前市场上的竞品缺位:上一轮苹果换机潮出现在 2017 年,目前正值换机时点;市场竞品方面,苹果已补齐 5G、摄像方案的短板,同价格带的国内核心竞争对手受到贸易摩擦等因素扰动,下半年新机发行时间晚于苹果,为其销量提供支撑。
投资观点:苹果“硬件+服务”的生态初具雏形,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苹果进入新一轮换机周期,硬件+服务的生态链初具雏形。苹果在硬件的微创新上侧重用户体验,而非直接的比拼配置,产品层次步入多元化,竞品又相对缺位,在手机业务部分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推出 HomePod mini 等硬件产品持续强化用户生态。对于苹果供应链的企业而言,从手机硬件向其他消费电子终端迁移的路径为其打开天花板;苹果的定价策略下沉,供应商将进一步比拼规模及成本优势,看好苹果供应链零件+整机的头部平台型厂商。受益标的:鹏鼎控股、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环旭电子。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导致供给端受阻
【通讯行业】
一、9 月我国 5G 手机出货量 1399 万部,占比连续四个月超 60%
2020 年 9 月,国内市场 5G 手机出货量 1399.0 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0%;上市新机型 26 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44.8%。1-9 月,国内市场 5G 手机累计出货量 1.08 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 167 款,占比分别为 47.7%和 46.5%。
二、政策持续加码,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当前汽车和交通的数字化程度还是落后,ICT 技术正深入交通行业,车路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信部 2025 年的目标是,通过车路协同提升 30%的出行效率,降低 80%的事故,同时降低 20%的碳排放。我国在支持 C-V2X 车联网的政策力度上是最大的。2019 年之前制定了国标并分配了频谱;2020 年,推出 5G 车联网“新基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及交通强国的建设目标,整个短中长期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车联网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通过业务融合、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可助力车联网产业发展再提速。
本周投资观点:
5G 建设全面推进带动网络-终端-应用产业链持续成长,云计算加速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云应用的长期成长,5G、应用、数据流量发展大逻辑不变。近期受美国制裁华为影响,通信板块受到压制,但我们判断,通信产业景气度持续向上趋势不变,5G 创新应用不断推进,我们继续看好下一阶段的通信板块行情。近期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和三季报预期,重点关注 IDC、物联网、光模块、视频会议的优质标的。5G 投资机会核心机会在 5G 网络(主设备为核心)+5G 应用(云计算+视频+流量+物联网):
【5G 硬件设备器件】
1、主设备商:中兴通讯、烽火通信;
2、光通信:中天科技(海缆+特高压拉动业绩反转)、中际旭创(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5G 重要突破)、新易盛(电信+数通光模块)、天孚通信(上游器件龙头)、光迅科技(全产业链龙头,高端芯片有望自主化)、太辰光、剑桥科技、博创科技、亨通光电等;
3、交换机/路由器(5G+云计算):星网锐捷,紫光股份;
4、射频领域:科创新源、科信技术、沪电股份(通信和电子联合覆盖)、生益科技、深南电路、武汉凡谷、华正新材、天和防务;
【5G 应用端】
1、云计算:科华恒盛(IDC 中军)、星网锐捷、光环新网(IDC龙头)、佳力图(精密空调+IDC)、南兴股份(通信和机械联合覆盖)、深信服(天风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数据港(阿里合作)、奥飞数据(小而美 IDC 厂商)、紫光股份、鹏博士、网宿科技、英维克、城地股份等;
2、在线办公/视频会议:亿联网络(UC 终端解决方案龙头,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会畅通讯(视频会议软硬件布局)、星网锐捷(云办公/云桌面、视频会议)、梦网集团(富媒体短信龙头,布局企业云视信)等;
3、物联网/车联网:广和通、移远通信、拓邦股份(电子联合覆盖)、威胜信息(通信机械联合覆盖)、移为通信、有方科技、和而泰(通信和机械军工联合覆盖);宁波水表、鸿泉物联、金卡智能、高新兴、日海智能等;
4、MCN:浙江富润(传媒轻工联合覆盖)、立昂技术(通信和传媒联合覆盖)、三维通信;
5、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东土科技、映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