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破发是什么意思-新股破发是好是坏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最近新股连续破发,出现了8天10股破发的震撼场面,以至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迅速减少,更有市场发出疑问:“不败的打新神话是不是破灭了”?

回顾股市近十几年的发展,新股破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新股破发潮,而大家普遍关注的所谓新股破发应该是指上市首日的破发,即开盘后交易价格低于发行价格,这就给单靠新股申购获配,上市后立即抛售的打新一族造成了账面浮亏,因为这一类投资者都是博取发行价与上市交易价格差额收益的短期资金,就造成了“套牢”或损失的结果。

之所以大众心中有着打新不会亏的心里预期,跟国内股市新股定价的规则有关。早期新股市场三高频发(高股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发行即高点,导致二级市场怨声载道:钱都被一级市场赚走了,让二级市场来接盘。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新股定价曾有一段时间窗口指导不能超过23倍市盈率,再加上IPO堰塞湖导致新股资源短缺,这也开启了新股连续涨停、大家比拼一字板个数的时代。近期的新股破发,有两个原因,一是新股发行注册制加大了新股数量的供应,打新资金一定程度上无法追逐所有新股,导致部分个股因炒新资金不足导致破发;二是因为前两个月对机构询价、定价制度的调整,放开了价格空间和市盈率限制,部分个股在定价阶段买卖双方充分博弈,导致资金认为该股二级市场炒高空间有限,风险较大而不愿追高形成破发。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股破发或上市首日破发的出现,应该是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的常态,这样才能让拿了基民钱的机构审慎对待新股的价格,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企业的价值,通过自身的选股能力和投资能力为广大基民赚取回报。而不是一味地抱团取暖,利用资格和资金优势压低股票发行价格,进而在二级市场炒作来获取“无风险”收益。

相关推荐